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传统家具图史
0.00     定价 ¥ 72.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59608055
  • 作      者:
    何宝通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指定教材,一本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家具史,传统家具收藏爱好者、影视美术、舞台美术、家装的相关从业者们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图册。

★18个朝代的家具进化全史对中国传统家具形态、工艺、陈设规律和应用,给出全面概述

★每个朝代收录10~20种家具图鉴“桌椅板凳、屏几卧榻、床柜台墩、席案箱架……”均配有详细尺寸说明,兼具应用参考及收藏指导价值

★精选500余幅家具图案,辅以简明清晰的介绍图文并茂,立体呈现中式家具的形与意,技与美

★正文采用100g纯质纸手感厚实,背面不透墨,保存参阅更放心

★内容全面专设章节,学以致用,介绍传统家具材质和陈设习俗


展开
作者简介

何宝通,现任河北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先后任美术系书记、副系主任及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曾担任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版)和《末代皇帝》总美术设计师,参与制作电影《我们的田野》《一代妖后》《午恋》等,及担任八百集动画片《三国演义》总美术师。《末代皇帝》于1988年获“飞天奖”z佳美术等三个奖项,《三国演义》于1994、1995年两届“飞天奖”共获z佳美术等五个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从史学角度入手,讲述中国传统家具形成、发展和特征的图谱。书中各个章节系统概括了传统中式家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并以图文对照的解说形式,对包括魏晋、隋唐、明清等在内,各朝代家具的品种、功能、结构特点和风格样式进行了梳理和简单分析。全书搜集到家具造型图案,包括桌椅、床榻、台案、箱柜、几架等共计500余幅,其中,每幅图案都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实物出处以及规格参数。最后两个章节还简单介绍了传统家具的用材及陈设习俗,丰富读者的基本鉴别能力和传统知识积累。

本书兼具辅助研究价值和实用性,可供家具、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及影视美术专业人员作为参考书选用,也可被民间收藏爱好者当作家具鉴赏和甄别的手头指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九章 清代家具

清代家具继承了唐、宋、元、明各朝家具的风格特点,并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清代家具大体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清代早期,即从满族入关至康熙末年,这一时期家具基本继承明代家具风格、造型,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可称这个时期的家具为明式家具。第二个时期到17 世纪中叶,即从康熙末年到雍正、乾隆、嘉庆初年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发展,上层社会大兴土木,宫殿、府邸、苑囿的兴建,带动了家具业的繁荣发展,到乾隆时期,家具已形成了清代风格,用料宽厚,装饰豪华、多样,种类繁多,功能齐全,造型万变,风格多样,并形成了不同区域的家具门派。有京式家具、广式家具、苏式家具、徽式家具、宁式家具、扬州家具、湖南家具、云南家具、湖北根藤瘿木家具、山西家具、鲁作家具11 个家具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苏式家具、广式家具和京式家具三大流派。

苏式家具是指苏州、扬州及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家具。这一带无论住宅建筑还是园林建筑异常兴盛,并以小巧、秀丽、俊俏、柔和、多变的风格著称。苏式家具惜材如金,用料节俭、合理,常以小料拼做大部件。苏式家具装饰纹样以传统纹样为主,如花鸟山石、梅兰竹菊、吉祥图案、传统人物故事。造型上继承和保存了明式家具淳朴简洁的风格,雕刻细腻,镶嵌材料多样,如象牙、玉石、螺钿等。

徽式家具是指安徽地区——也包括广式、宁式——的传统家具。它们用料宽厚考究,一件家具只用一种木料,构件弯度再大也用整料挖取。追求豪华、富态的风格。在装饰上除传统的云龙、福寿、花鸟图案外,还引用西番莲、西洋卷草纹,有的受一定程度的欧洲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影响。

京式家具,以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家具风格为代表,由于北京是皇都,宫廷家具的设计与制造成为家具业的主流。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对家具尤为喜爱,常常对御用家具提出具体要求,宫廷设有“造办处”,负责家具的制造,大量的外埠能工巧匠集结北京,他们高超的技艺在这里得到施展与交流。由于皇家的地位、财力、物力、人力的优势,使得宫廷家具无论用料、体量、做工、装饰,都达到一个新的辉煌高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家具发展成为清代特有的艺术风 格。在造型上一改明代秀气、挺拔的风格,向着宽大、厚重、富态的方向发展。在装饰上,集雕刻、镶嵌、描绘等为一体。在家具品种上,增加了新的门类,如多功能陈列柜、能折叠拆装的桌椅,以及与内装修相结合的固定多宝格等。

到清代晚期,道光以后至清末,社会经济每况愈下,鸦片战争的失败、外国侵略者的掠夺,使得清朝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门户开放,外国经济、文化如潮水涌入中国,西方建筑、西方家具在很多沿海城市扎根蔓延。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广式家具表现得较为突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在建筑、家具上的洛可可风格,影响了我国传统家具,它追求柔美、细腻、纤巧的情趣,常使用水草、涡卷、草叶作为雕饰题材,对传统的家具风格带来很大冲击。

清代家具的风格,主要以康熙末到嘉靖初这一历史时期的家具为代表上。它因宽厚、雄浑、多变、富丽、豪华、升腾、张扬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家具史上光辉的一页。

 

一、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

(一)罗汉床

1. 青瓷板罗汉床

图9-1 是清代初期宫廷御用明式罗汉床,长216厘米,宽107厘米,通高76厘米,通体黑漆地,床面为席芯。三面床围共镶嵌八块山水青瓷板,左右围板外侧各镶嵌两块山水青瓷板,正面床沿镶嵌四块春夏秋冬花卉青瓷板,四根宽厚的兽形腿,亦镶嵌团凤、祥云青瓷板。整个造型凝重厚拙,质朴高雅。

 

 

2. 三围屏紫檀罗汉床

图9-2 是一张清乾隆时期的紫檀罗汉床,长216.5厘米,宽147厘米,通高80厘米。三面围屏,呈阶梯形,后面屏分为三部分,中间凸出,其上为透雕如意形西番草纹;各屏芯浮雕博古图案;床面下有束腰,鼓腿膨牙,内翻马蹄足;腿与牙板遍雕西番草纹。

 

3. 紫檀雕荷花纹罗汉床

图9-3 是宫廷御用罗汉床,长224厘米,宽132.5厘米,通高116.5厘米,紫檀木制作。床面攒框镶席芯,三面围屏双面透雕荷叶纹;有束腰,鼓腿膨牙,内翻马蹄足,牙板饰洼堂肚,均浮雕荷叶纹;床上小桌亦用同样装饰手法。此床刀工娴熟,纹理清晰,是件难得的艺术精品。

 

4. 红木七屏式罗汉床

图9-4 是清代罗汉床,由红木制作,长206.5厘米,宽116.5厘米, 通高133厘米。床围由七屏组成,正面三扇山字形,左右两扇阶梯形,高低错落。围板攒边镶浮雕画板,板上浮雕博古图,并以拐子纹相环绕;床面攒边镶藤面,左右下卷,顶端雕龙首,直腿扁方,且缩入床头以内,此种结构方式颇有新意;两腿间装透雕古币拐子纹牙板。此床用料宽厚,刀工纯熟,浑厚不失轻灵。

 

5. 带拖泥罗汉床

图9-5 中的床为清代早期作品,由核桃木制作。床围三面透雕夔龙祝寿图案,束腰有浮雕卷纹矮老,鼓腿素牙,其下带拖泥。

 

6. 大理石螺钿镶嵌罗汉床

图9-6 是清式罗汉床,长210厘米,宽139厘米,通高118厘米。床面上竖五围屏,攒边镶大理石屏芯,四边镶嵌螺钿花卉,鼓腿膨牙外翻马蹄足,亦螺钿镶嵌花卉。此床造型富贵华丽。。

 

7. 大理石镶嵌罗汉床

图9-7 是一张清代罗汉床。床面攒边镶席芯,前面大边,中间微向内收,形成门口,此种处理方法罕见。屏芯镶嵌圆形天然大理石,形如重山云海,牙板浮雕卷草纹,四腿粗壮,拱肩处浮雕兽首,足外翻,雕兽爪。此床造型敦实厚重,威严高贵。

 

8. 紫檀漆芯百宝嵌宝座

图9-8 是宫廷御用宝座,长127厘米,宽78厘米,通高99厘米,紫檀木制作。床面上三面立屏,后面屏顶有屏冠,高低起伏似山形,内浮雕海水云龙纹,周缘浮雕回纹;背板板芯及扶手板芯涂天蓝色地,镶嵌古树、葡萄藤纹,寓意“多子多孙”;腿、牙、撑均做拐子纹装饰。此宝座设计新颖,造型沉稳,威严端重。

 

9. 天然木罗汉床

图9-9 是宫廷御用成套天然木罗汉床,包括几、脚踏(足承)。床长217厘米,宽135.5厘米,通高114厘米,除床面、几面、榻面外,其他构件如屏、腿、牙板等都用树根、古藤制作。这要首先设计好未来器具的形象,根据各构件形象去选树根、古藤原材料,而后再根据每个构件形象,筛选原料做卯榫攒接,衔接后大的形体既要像,又要衔接得自然。此床设计独具匠心,制作精巧自然。

 

10. 红木带枕凉床(美人榻)

图9-10 是清代凉床。床面攒框镶席芯,后面设阶梯形屏扇,一端置凉枕,方直腿,内翻卷纹足,牙子由双绳系古璧纹、回纹、环形卡子花等组成。此床夏天睡在上面格外清凉,江南地区广为流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