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北京旧城胡同管理
0.00     定价 ¥ 4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68044813
  • 作      者:
    吴淞楠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城市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如今,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扩张及城市功能的转变,相关工作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本书对北京老城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的有益思考和探索,为我国城市文化保护与宜人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吴淞楠, 清华大学博士, 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北京老城的胡同为切入点,着眼于胡同作为北京老城的公共空间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重点关注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胡同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特别聚焦于那些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广泛、分散、细小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并且追根溯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研究对于北京老城的风貌保护与环境管理都是非常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多依靠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管理模式,存在条块分割、多头并举的矛盾,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城市都在积极创新城市管理的新技术与新模式,其中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陆续在 全国范围内推广。
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的主要方法是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而城市部件管理法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通过以上方法,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并且创建了“两个轴心”的 城市管理体制。
作为监督轴,东城区政府新成立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为区政府负责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下设三个中队,辖 10 个分队,招聘了 400 多名城市管理监督员,每个监督员分管大约12个网格单元、18万平方米和1400 个城市部件。作为指挥轴,东城区政府将区市政管委更名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为区政府主管城市综合管理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部门。 综合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原有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27 个专业部门和10个街道的城建科、爱卫会等,并将设施办与市政所合并,专门负责协调市有关部门处理城市部件方面的问题。
展开
目录
第1章 胡同管理背景回顾
1.1 古代北京胡同——封建帝都王权制度下封闭的居住空间
1.2 古代北京胡同管理
1.3 近代北京胡同——封闭的居住空间转为开放的交往空间
1.4 近代北京胡同管理

第2章 北京老城胡同管理现状
2.1 胡同空间的多重属性
2.2 现行胡同管理的政府体制
2.3 政府主导的胡同整治与风貌管理

第3章 胡同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胡同内经济行为存在引发的矛盾
3.2 居民生活行为对胡同空间的影响
3.3 胡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3.4 政府实施胡同管理的困境
3.5 社区组织在胡同管理中的困境

第4章 自上而下:政府胡同管理体制的剖析
4.1 胡同空间使用权益界定不清,责任与利益边界不明确
4.2 胡同管理存在掣肘,管理能力有限
4.3 胡同管理中法制、民主建设的不足

第5章 自下而上:居民在胡同管理中的角色分析
5.1 南锣鼓巷街区研究概况
5.2 南锣鼓巷街区内部权力结构分析
5.3 权力结构现状反映出居民在胡同管理中的“尴尬”角色

第6章 走向和谐的胡同空间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