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初心与使命
0.00     定价 ¥ 15.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010204635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初心与使命》是将2018年7月份刊发于《学习时报》头版的《毛泽东与初心使命》《周恩来与初心使命》等6篇系列文章结集出版。这6篇文章发表前均经过中央党校校领导审阅,发表后均推送至人民网首页,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该系列文章记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反映了以党早期的领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寻信仰、坚定守望初心、终身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初心与使命》: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生。
  “我们那时感觉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又不晓得朝哪里跑,这一下就有办法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黑暗深渊中苦苦挣扎。刘少奇和同时代的很多青年一样,急切地寻找改变现状的办法,经历了异乎寻常的曲折。
  投笔从戎一度是刘少奇想到的救国救民之法。1916年夏,刘少奇进入长沙的驻省宁乡中学读书。受军事救国思想的影响,这年秋天,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沙陆军讲武堂。1917年10月,讲武堂在军阀混战中毁于兵燹,不得不解散。从军救国的路,走不通了。
  1919年初,刘少奇进入长沙私立育才中学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5月,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湖南,刘少奇急匆匆赶往北京,报考了北京大学等几所学校,均获录取。由于无力承担学费等原因,只能放弃。上大学的路,也走不通了。
  在北京街头踟蹰的刘少奇,又辗转考入不收学费的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在这里,他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等情况,1920年6月毕业。由于没有筹到赴法的费用,赴法勤工俭学的愿望,也化为了泡影。
  在四处碰壁中,刘少奇接触到各种新思想。在思想大潮的激荡中,刘少奇经受了思想的洗礼。对刘少奇触动最大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被他视为“最大的事情”。他回忆说:“这个革命把全世界想要革命但又没有找到出路的人都惊醒了。特别是在中国,我们那时感觉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又不晓得朝哪里跑,这一下就有办法了。”
  “我们在当时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随便接受的”,而是“认为它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才确定接受的”。
  苏俄,是那时中国青年寻求救国救民出路的目的地之一。1920年10月,经长沙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刘少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接着想办法凑齐了路费,准备赴苏俄学习。这年初冬,刘少奇和几个湖南青年一起乘坐江轮,顺江而下,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
  ……
展开
目录
周恩来与初心使命
刘少奇与初心使命
朱德与初心使命
邓小平与初心使命
陈云与初心使命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