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019年版)
0.00     定价 ¥ 4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15023274
  • 作      者:
    张荣臣,蒋成会
  • 出 版 社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辅导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张荣臣,河北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党的学说史教研室主任。其专著主要有:《〈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出版)、《共产党执政――理论、历史、规律》(红旗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和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机制》(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蒋成会,男,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教学和研究,尤其擅长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在《人民论坛》、《领导科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重大项目十余项,参编著作1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本书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抓手等方面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阐述,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辅导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大问题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政党是有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应重视政治、研究政治,都应按政治规律进行政治活动。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政治建设


政党是政治组织,丢掉了政治就失去了灵魂。世界上没有不讲政治的政党,也没有一个政党不注重政治建设。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组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伊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将政治先进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恩格斯在《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中指出:“应当从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他还讲:“每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总是把阶级政治,把无产阶级组织成为独立政党当作首要条件。”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时期。从工人阶级内部来看,宗派林立的现象十分严重,如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都在一定时期对工人运动产生着重要影响,甚至在工人运动中居于统治地位。从工人阶级外部环境来看,面对的是来自各个方面联合起来的强大敌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讲到的:“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这种状况,用“内忧”和“外患”来形容十分贴切。这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在建党实践中不得不把政治问题放在首位,即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创建党。马克思、恩格斯在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证——《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主义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在这些内容里,虽然没有“政治”二字,但其渗透着深厚扎实的政治之根,蕴含着淋漓尽致的政治之意。在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导工人阶级政党同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先后开展了对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的批判,并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指导第一国际(国际工人联合会)制定章程;针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草案中充斥的拉萨尔主义观点,马克思又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对纲领草案作了逐条逐句的批判。这些都在实践中体现和捍卫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政治性。在政治纪律方面,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恩格斯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胜利的首要条件是严格遵守法律,而一切革命的高调和喧嚷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这种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在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中,恩格斯强调:“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那末未来社会的原型会变成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采用这种新的组织会得到什么呢?会得到一个早期基督教徒那样的畏缩胆怯的而又阿谀奉承的组织。”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坚决反对分裂,反对成立任何秘密团体,坚决与各种分裂行为作斗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中央权威,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力,这些都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1868年12月,马克思在受委托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决议中指出:“既在国际工人协会之内,又在该协会之外进行活动的第二个国际性组织的存在,必将使协会陷于瓦解。”强调要严明国际工人协会集中统一的政治纪律,反对国际工人协会分裂。马克思、恩格斯于1871年9月17日至23日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代表会议的决议中指出:“无论现在和今后,成立任何真正的秘密团体都是绝不许可的。”在实际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同以巴枯宁为代表的主张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第一国际政治上的纯洁性和团结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政治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它的成员首先得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各项任务。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这就强调了党的政治性、先进性。特别是他们把党的纲领看作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看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面旗帜。

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实践中,列宁作出了重大贡献。列宁在1902年所写的《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一书中,其中心思想是强调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究其原因,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之所以强调理论对党的重要性,是因为理论是政治的基础,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建立起政治上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1904年列宁写的《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是一部着重从组织上阐释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地论述党建理论的著作。其中阐释的基本原理是:党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整体,党是工人阶级最优秀的先进的有觉悟的部队,党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党是一个集中的、组织严密的、纪律严格的部队,只要坚定信念、意志坚强、勇敢地与党内一切错误思想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列宁还指出:“为了保证党内团结,为了保证党的工作集中化,还需要有组织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在一个已经多少超出了家庭式小组范围的党里面,如果没有正式规定的党章,没有少数服从多数,没有部分服从整体,那是不可想象的。”从列宁的《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中的文字来看是讲组织问题,但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性观点放射着耀眼之光。如有组织的整体、有觉悟的部队、民主集中制原则、同错误倾向进行斗争,涉及的都是政治问题,况且组织问题本来也必须从属于政治。列宁正是为了把党建设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提出了上述有关党的建设的组织原理。正如列宁指出的:“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此外,列宁在建党的过程中,看到了党内存在意见分歧和思想混乱的情况,始终强调“必须用党的纲领来巩固思想一致”,只有思想上统一,组织上统一才有意义。列宁在建党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共同纲领的重要性,一个政党制定了纲领,并不代表着结束了一切的争论,但是共同的纲领可以确定运动的性质、任务,而这些就是党团结起来的保证,成为党进行斗争的旗帜。列宁强调,党组织和党的领袖要在运动中真正发挥作用,要迅速和正确地处理好复杂的政治问题,就必须有“必要的政治嗅觉”。“政治是一门科学”,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要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努力地去掌握政治,就必须造就毫不逊色于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阶级的政治家”。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政治建设。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确保党在任何情况下不忘立党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有效防止和克服党在革命胜利和执掌政权之后可能出现的政治分裂、官僚主义和腐化变质等危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虽然在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尚未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概念,但讲政治一直贯穿党的建设实践。建党以来,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从而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占据极端重要的地位。

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政治原则,要求从思想上政治上把党的队伍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并提出“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此外,毛泽东同志还指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一样,是统帅、是灵魂,是顺利完成其他工作的保证。要求共产党员必须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代表人民的利益。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人没有把自己的观点束缚在一个阶级上,与此同时也没有束缚在一时的利益上,与其他政党相比较而言,共产党人热忱地并且永久地关注全国全民族的利益。共产党接受人民的监督,自身无利可图,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共产党的成员绝不会站在民众之上,而是站在民众之中。强调共产党是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要求全体党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对共产党员而言,站在人民立场,就是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共产党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所以,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言论、政策等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出发点和立场。要求全党始终都要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员不管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提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明确要求。我们党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并积累经验。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不正之风的侵袭,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里所讲的“另一方面”就是指政治。他强调,现实政治和思想理论工作密不可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果不研究政治的大局是不可想象的。每位共产党员都要以大局为重,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尤其是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党员干部,都不能脱离政治,都要考虑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此外,他还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改革开放后,从当时的情形看,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都取决于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所以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这一点,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这个问题,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是中心任务,这个任务压倒一切其他任何任务,它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需要全体共产党员带领中国人民围绕这个任务来工作,不空谈马克思主义,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为这个政治目标而努力。邓小平同志要求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首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体共产党员在这个根本立场上都不允许有丝毫的动摇,这是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其次,也是更关键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人民拥护和相信党的关键所在,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

江泽民同志则明确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并指出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他还特别强调,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首先强调的是讲政治。讲政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并且强调,政治素质是头等重要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在政治上很坚强,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点,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纵观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都得过大大小小的“病”,如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后不正之风的侵袭和腐败现象的增加等。即使在当下,有的领导干部身上仍然表现出一些与党的要求和人民期望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然而,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身的问题能够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种力量源自何处,就源自我们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政治理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决定着其讲政治的觉悟,决定着其讲政治的能力,决定着其讲政治的效果。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得我们党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是党员干部在理论上成熟、政治上坚定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出了政治性事件、遇到敏感性问题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的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有了牢固的共产主义政治理想,就有了正确的政治目标,就能激发无穷的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奋斗的强大动力。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就有了当前努力的政治方向,就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多做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这使得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而是把自己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的政治立场,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即将进入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正是这“四个服从”,解决了如何正确处理党内各种矛盾关系的问题,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我们遵守政治纪律的最高标准。建党90多年来,就是靠着全党服从中央,保证了我们党的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把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视为天职,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展开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大问题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政治建设...................... 00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政治建设.......................... 005


第三节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


                全面领导新实践的理论升华................... 010


 


第二章 确保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把握好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01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022


第三节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039


 


 第三章 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一节 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


                第一位的政治要求........................... 052


第二节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


                重要政治任务.............................. 061


第三节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制度保证................... 067


 


第四章 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天然的政治本色


——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天然的政治本色..... 071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


                实践要求.................................. 075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动摇是一切动摇的终极原因... 082


 


第五章 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中国未来的希望............................ 08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089


第三节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094


 


第六章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坚定地站稳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群众的立场.......... 098


第二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100


第三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 105


 


第七章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律和规矩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第一节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律和规矩........ 109


第二节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政治


                纪律和政治规矩............................ 112


第三节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13


 


第八章 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


——党员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


 


第一节 实现党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历史使命是一个重大课题........ 121


第二节 提高政治能力有着明确的科学的内涵.................... 123


第三节 领导干部务必要在提高政治能力上下功夫................ 125


 


第九章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一节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131


第二节 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基本内涵和建设目标.......... 137


第三节 自觉贯彻落实涵养政治生态的基本要求.................. 143


 


第十章 熔铸政党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大力推进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第一节 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 150


第二节 把握好党内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 157


第三节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务必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161


 


第十一章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共产党员要经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


 


第一节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167


第二节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172


第三节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177


第四节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180


第十二章 责任重于泰山


  ——领导干部要带头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第一节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 185


第二节 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186


第三节 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 192


附 录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20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