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学爸妈上岗》:
一、当一位科学、民主型家长
小儿上学,爸爸、妈妈们有了一个新的光荣称谓,某校一年级某班、某某同学家长,从这一刻起,您将对某某同学,也就是您的儿子或女儿的学习和进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您确定了没有,准备当一个什么类型的家长?
1.放任自流型。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就不管不问了。理由是,孩子既然上了学,学好学坏都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与家长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家长中,有些人工作比较忙,孩子没上学之前主要靠家中老人照看或者幼儿园来管,他们无暇过问,孩子上学后自然靠学校和老师。在他们内心并没有把孩子上学当回事儿,认为孩子还小,读书日子在后头,不能太累、管得太严,想玩就让他玩,淘点气属于正常。显然,这种类型的家长不可取。孩子的思想品德如何、学习好坏,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负责,而且家庭比学校负有更为重要的责任。家长撒手不管,等于把孩子放弃,老师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孩子刚入学,正是打基础、养习惯时期,基础打不好,养不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长大再想纠正就难了。
2.溺爱型。如上面故事中小林家那样,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全家宠着,大人唯恐孩子受到一点委屈,事事迁就孩子,孩子事事依赖大人,这怎么能行。孩子上学之后,没有人再娇惯您家孩子,许多事情得靠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会处处碰壁。这样的家长应该早作准备,叫孩子吃点苦,锻炼
3.权威型。前面故事里那个厉害的小马就是这种类型家长。她在孩子面前有绝对权威,孩子不听话就拳脚相加。难道这样当家长管用吗?孩子在父母严厉管教下,表面上会乖乖地按父母的意愿去做,可他们心里带着怨气,不可能真正学进去。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都有自己的主意,大人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管教孩子,孩子唯恐做错事情受到大人责怪,变得胆小怕事,畏首畏尾。也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大人对着千。孩子刚入学,本来就不适应,如果一再地受到家长指责就更加手足无措。小马那样的家长不可取。
4.期望过高型。这种类型的家长总觉得自己孩子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所以,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孩子施加压力。一会儿惊喜地发现孩子有音乐天赋,让孩子学钢琴、学提琴、学小号、学萨克斯管;一会儿发现孩子有绘画天赋,叫孩子学国画、油画;一会儿又发现孩子口才很好,将来适合荣登电视台当主持,又让孩子去学演讲、学表演。他们一会儿让孩子学这儿,一会儿学那儿,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也不知叫孩子究竟学什么好。家长对孩子充满期待,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心情可以理解,无可厚非,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一个全才,家长不重视孩子基础教育,只顾按自己美好愿望要求孩子.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只能适得其反。
合格的家长应该是科学、民主型。对孩子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孩子为实现这一目标一道努力。孩子上学之后,有了更多的独立意识和自己的想法,这说明他们长大了。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有什么事情多与孩子商量,与他们进行对等交流和沟通,多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展开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英国哲学家,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