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通晓拍电影的一切!
◎350幅插画丨84部电影丨79位影人丨94种设备丨51个摄制职位丨27项制片技术,沉浸式体验电影发展的美妙现场。
◎正经的知识 + 蠢蠢的插图 + 直白好玩的解说,让你了解电影产业的运作和电影背后的文化。
◎拍电影的人、技、器、艺!未来的电影,就藏在这不断进击的片场之中。
本书以时间为轴,分“史前”“19世纪”“20世纪”“21世纪”四个阶段,
从走马灯到《火车进站》到《指环王》再到VR电影,
用插画呈现电影片场的服、化、道、布景设计,
用信息图说明摄影机、收音杆、剪辑台等设备,
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瞬间,沉浸式体验每一个进击的片场。
海报:
丛林中,安迪·瑟金斯站在镜头前,穿着戏服,浑身上下乃至面部都贴满传感器。他奋力做出攀爬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嘶哑着嗓子说出台词。
制作室内,动画师将片场传来的动作数据,与表演声线结合,创造出经典角色“咕噜”。
这里是《指环王》的片场。
空地上,两个装束奇特的人在手舞足蹈。
监视器里,丛林、瀑布、巨兽、大鸟……蓝皮肤的高挑男女,奔跑、跳跃、回首相望。
这是卡梅隆的虚拟摄影棚,这里是《阿凡达》的片场。
每一部电影的诞生都离不开片场。
不论是就地取材,还是搭建一个恢弘壮丽的异世界,抑或是如今靠一块绿幕就能完成的各种特技和奇幻背景,是片场,让电影人的造梦之旅启程。
从叙事高手到场面调度大师,从依靠剧本、情节叙事到服装、布景、道具、配乐、特技,甚至色彩和光线都成为重要的叙事手段,未来的电影,就藏在这不断进击的片场之中。
本书以时间为轴,分“史前”“19世纪”“20世纪”“21世纪”四个阶段,从走马灯到《火车进站》到《指环王》再到VR电影,用插画呈现电影片场的服、化、道、布景设计,用信息图说明摄影机、收音杆、剪辑台等设备,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瞬间,沉浸式体验每一个进击的片场。
前言
我们大都记得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我第一次看的电影,是重映的《星球大战Ⅴ:帝国反击战》特别版(1997)。那天我过生日,被允许进入放映室,见到了那些把电影呈现在眼前的大型投影设备,真是令人惊叹的体验。从那一刻起,我便对制作电影的设备和它们运作的方式深深着迷。
在这本书中,我将尽力去探索那些在电影工业发展进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设备、技术与人物。我没有谈及动画的制作,因为这部分内容真的值得单独出一本书来探讨, 而不仅是附加的一两章内容。
翻开这本书的你,但愿它能激发你的兴趣,探索这片迷人的领域,开始属于自己的尝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很难用一两句话形容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你得亲手翻阅它。
——电影舞台(the Film Stage)
博德曼用简洁清晰的插图和画面,为电影爱好者们手绘了一曲电影的颂歌。
——书单(Boo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