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有效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20348485
  • 作      者:
    霍海燕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有效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建构了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分析框架。
  《有效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以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为工具,采用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限度与条件,然后建构公民政策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公民政策参与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由于公共政策制定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公共政策都适合公民参与。《有效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从参与主体、政策领域、政策制定过程三个角度研究了公民政策参与的限度问题。就参与主体而言,参与主体的参与动机、参与资源、参与方式都影响了公民政策参与的限度。就政策领域而言,公民感兴趣并适合参与的政策领域主要集中在民生类公共政策、热点问题以及区域公共政策等方面。就政策制定过程而言,公民政策参与主要集中在政策议程阶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客观上受到政策质量、政策可接受性的限制和约束。应该看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有限度的,只有在有限的范围内参与才能取得理想的参与效果。
展开
精彩书摘
  《有效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第三,群众路线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来源。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一般是指政策的制定与出台需要经过一系列合法的程序,这种合法程序必须经过公众接受和认可。公共政策是由官方制定者制定的,作为合法的公共权威政策制定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授予与委托。为此,政策制定者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依归,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具有实质合法性。否则即使某项公共政策经过了合法化程序,但是群众不接受、不认可也没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在政策实践中,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可以向决策者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促使决策者将公众的利益要求转化为公共政策。按照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的观点,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输入的是民意,输出的是政策产品。政策产品只有和民意结合起来才能够获得合法性,才能够顺利执行。可以说,强大的民意支持是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保证。所以,“群众路线和公共政策互动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合法性释放和聚集的过程”①。
  群众路线与公民政策参与密切相连,可以说群众路线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和灵魂。②《有效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以党的群众路线为理论工具强调的是政策制定过程中要贯彻“群众观念”,即在政策议程确立阶段要以公民的利益需求为依托,及时将公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纳入政府的政策议程;在政策方案设计阶段要广泛听取公民的意见,设计出公民满意的政策方案;在政策方案选择阶段要给公民更多的参与机会,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群众路线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建构的沟通机制可以成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模板。
  (二)参与民主理论
  “民主”这个词是当今世界上人们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政治术语,民主意味着参与。最早的民主形式是古代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在雅典城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直接表决决定城邦领袖,决定城邦政事。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成为共和民主主义的来源,也曾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理想的民主形式。然而,在一些政治学家眼里,雅典式民主是一种腐朽的、暴民统治的变态政体。雅典只是一个城邦,其政体采取的是政教合一形式,这种小国寡民式的民主面对近代庞大的公民参与数量显然难以复制。一些政治学家开始寻找新的民主形式,于是自由主义民主开始兴起。自由主义民主主张公民通过投票选举代理人(官员、领袖)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这种代议制民主从理论上解决了民主参与人数的问题。至此,在民主理论方面形成了两大流派:一是共和主义民主,也称直接民主,主张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管理公共事务;二是自由主义民主,也称代议制民主,主张由公民选举官员,代表民众进行管理。
  民主与参与密不可分。尽管在民主理论方面存在着共和主义民主和自由主义民主的分野和争论,但是二者都认为公民参与是民主的核心。共和主义民主提倡的公民参与是直接参与决策过程。“从政策议程的设定到政策的执行,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①自由主义民主认为,公民参与只是投票选举精英人物管理国家事务,这种参与是保障民主制度正常运行的最低限度的参与。由此可以看到,共和主义民主的公民参与着力点是政策参与;自由主义民主的公民参与是指公民政治参与。应该说,自由主义民主产生以后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民主理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公民参与有效性的界定研究
二 公民参与有效性的维度研究
三 公民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研究
四 公民参与有效性的现状研究
五 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六 公民参与有效性的提升对策研究
第三节 概念梳理与理论工具
一 基本概念
二 理论工具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 分析框架
二 主要观点

第二章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价值与限度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价值
一 促进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二 推动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化
三 保障公共政策科学化
四 健全公共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节 公民政策参与有效性与政策质量的关系
一 公民参与动机与公共政策质量
二 公民参与资源与公共政策质量
三 公民参与方式与公共政策质量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限度
一 参与主体的限度
二 政策领域的限度
三 政策制定过程的限度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条件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应然条件
一 发达的政治民主
二 良好的公民素质
三 开放的政策过程
四 多元的参与渠道
五 健全的法治环境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实然条件
一 政治民主化稳步推进
二 公民参与意识增强
三 政策制定过程逐步开放
四 网络参与日益活跃
五 组织化参与开始显现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评价维度
一 评价维度的设定
二 参与主体与决策主体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
第五章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