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我的儿子,他是当兵的
——父亲除了知道我的名字和我是个当兵的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怎么找到儿子的部队呢?苏州人听不懂父亲的话,他就凭着儿子是当兵的这一特点,见到穿军装的就求他们帮他找儿子。别人问他儿子在哪个地方当兵,是干什么的,他只会一遍遍重复:“儿子叫陶正明,当兵的。”
严寒的冬天,雨夹雪下得很大,父亲不停地走,走了一天一夜,沿路不断地打听。第二天下午,他看到一个军营大门,当兵的拿着枪站岗,他立刻像遇到救星一样,赶紧请战士帮帮忙。由于父亲的信息过于简单,又是农民穿着,衣服湿透,背着布袋子,哨兵只当他是个上访的,或是讨饭人,或是精神病人。几次驱赶,父亲就是不走,他认为在这里安全踏实,因为有当兵的站岗。他坚信能够找到儿子。天黑了,别人晚饭都吃了,父亲还在墙边蹲着,嘴里不停地说:“我找我的儿子,他是当兵的!”
事也凑巧,这个部队是军炮兵旅。那天旅政治部陈副主任正好坐车回家,父亲知道坐小车的是当官的,就去拦车,大声喊“我要找儿子,儿子是当兵的”。车停了,陈副主任问父亲是哪里人,儿子叫什么名字。父亲回答后,陈副主任立即指示值班室电话询问,联系上了我。我和家人正在为走失的父亲焦急万分,突然听到电话那头父亲亲切而熟悉的声音,顿时又惊又喜又难过!陈副主任立即通知了组织科(师以下纪检部门设在组织科)林超科长。因天太晚,苏州到湖州的公共汽车已经停班,林科长就把在家的干事全动员起来,派人把父亲接到招待所,叮嘱伙房做饭,并搬来煤球炉子,帮父亲烤干衣物。不一会儿,父亲吃上了热腾腾的肉丝面。这一夜,尽管卧室、床和铺盖是他有生以来见到的最漂亮、最舒服的,尽管他两天两夜未合眼了,但他想儿子、想儿媳妇、想孙女,一直睡不着,不停地起来看窗户外天亮了没有。
……
第一篇 正家风
少年时代/ 002
我的父亲/ 012
每见妈妈泪花流/ 019
苦痛是块磨刀石/ 024
一日师终身恩/ 027
第一次写春联/ 032
我的择婿标准/ 036
家风传承靠家长/ 040
第二篇 兵哥哥
入伍/ 044
细品站哨的滋味/ 054
第二次立功/ 057
我用筷子“喝”茅台/ 062
战士午休不是小事/ 064
上前线/ 068
干事和护士/ 074
小战士亲了女老师/ 077
一切为了孩子/ 081
戏言“儿童团团长” / 086
女子监狱改军营/ 090
西湖楼外楼与兵哥哥/ 094
小阳的遭遇/ 099
第三篇 练笔头
师报道组/ 104
文字,要带“响声” / 110
送稿之苦/ 116
范副总编/ 124
改稿子/ 133
重回军部组织处/ 139
思路决定出路/ 158
第四篇 排头兵
为六连写材料/ 170
为突击队壮行/ 178
为纪念日要锦旗/ 180
五个大校睡钢板/ 182
他是连队一面旗/ 186
良知垫底英雄威/ 191
会学习的大校“村官” / 196
第五篇 井冈魂
情系井冈山/ 206
“天下第一人武部” / 212
又见井冈映山红/ 218
我和第一书记/ 224
他早该受处罚/ 229
“三心”服务老干部/ 234
第六篇 在路上
我陪英雄去感恩/ 240
重回老山找青春/ 247
荣誉士兵军史馆/ 252
市长本色是农民/ 258
后记 回首走过的脚印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