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章开始,讲的都是具体单词的语义细节。但是,一个语言的单词数量实在是非常庞大,据统计,一般的成人对自己母语的单词掌握数量是45000-55000左右。再加上有很多单词具有很多不同意义,所以要把外语学成母语的地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近的二语习得研究的进展表明成人以后再学习外语,是不可能可以把这门外语学到母语相同的程度的)。所以本书也不可能把所有单词都拿出来讲,只能挑一些有特点的词,比如语义和用法奇特的,或者不太好理解的,或者语义或用法上具有难以察觉到的微小的“陷阱”的,以及特别难掌握的,还有近义词辨析等等。但是我在上一章最后论述了语言在微观上的不确定性,所以接下来的语义细节的分析将不会纠缠于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东西。
1 汉语词汇的“陷阱”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有些外行说日语非常简单,原因是因为日语中有大量的汉语词汇,而很多汉语词汇的意思和中文没什么两样,甚至有些外行人士还夸海口说日语就算没学过看到那些汉字也能猜出个八成意思,这种外行话我们就当笑话听听即可,如果你很想反驳这种人,只需要把和语词和外来语比例高的一段日语拿给他看就行了,保证他连一成意思也猜不出,或者你可以像下面这样书写日语,也就是把一段日语整个用假名写出来,保证他什么也猜不出。
わたしはどちらかというと、かのじょといっしょにいってもいいとかんがえたりもするのだが、しかし、かのじょのつごうをかんがえたりしているうちに、まよいがおこってきてなかなかおもうようにかんがえがまとまらないので、とりあえずかのじょのいしにまかせることにしてもいいとおもったりもしたりして……
还有一种更有效的例子,比如可以把一大堆完全猜不出意思的汉语词汇给那些外行人士看,比如下面这些汉语词汇,完全没有接触过日语的人一个也猜不出。
華奢 丈夫 齷齪 喧嘩 怪我 商量 真面目 顔色 新聞 鞠躬
如 切手 体裁 格式 縁故 勉強 皮肉 我慢 加減 頭身 妄言多
謝 只管打座 心中 沈着 動転 短冊 暴発 矜持 敷衍 油断 剽
軽 薬莢 天秤棒 能天気 究竟 彷彿 去就 相好 沽券 出走 放
校 無難 好個 小康 放心 夢中 中肉 重曹 億劫 大儀 風來坊
当然,也可以把其中一些拿出来组个句子像下面这样的长句子让他们猜猜意思,然后把真正的意思告诉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1)冗談好きな彼が皮肉めいた言い方を止めて真面目そうな顔で丁寧に尋ねたあと、一人の縁故もいない彼女は、勉強嫌いで切手集めの好きな息子を手加減もしないで殴って大怪我をさせた亭主に我慢できず、一家心中を図ったと言った。
上面说的这些明显难以猜测的汉语词汇倒不是什么重点,我要讲的是,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存在对汉语词汇的误解。无论中国人学习者还是外国人学习者,都有这么一种误解,都认为很多汉字和中文相似,并且很多汉语词汇和中文的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所以中国人学习日语会占优势。但是我可以告诉这些学习者,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不仅不是优势,反而很可能成为劣势。因为,就如我在第一章中所说的,语言的基础词汇量是以数万计算的,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的单词的词义存在各种偏差,稍微对语义学有所涉猎的人应该都知道词语的语义存在各种关系,对于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而日语的汉语词汇与中文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其实从数量上来讲是很少的,大多数都产生了偏差,或者有了不一样的意思,或者就如我在第一章中所说的,在各种文体的使用频率上并不一致。而日语汉语词汇又是最容易望文生义的一种词语,所以汉语词汇存在着各种语义上的陷阱让你对其语义的把握产生偏差。这些陷阱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字形、词性、语义。字形倒不是特别重要,因为有些字形的差异是极其微小的,无论哪国人大多都不会特别注意这种极其微小的字形差异。话虽如此,但平时学习还是要严格点,比如像「歩」这种汉字,就比中文的“步”多了笔画,而且写错
了会比较显眼的。
词性的陷阱倒不是很多,而且一般情况下,词性不同的话,语义也会跟着不同,我们仅看如下两例。
(2)現金なやつだ。(『絶対零度~特殊犯罪潜入捜査』第六話)
(3)古代ギリシア時代の重力理論は、アリストテレスの著した『物理学』という本に描かれた描像だろう。現代の物理学から見れば、もちろん徹頭徹尾誤った描像である。(『重力はなぜ生まれたのか』p30)中文的“现金”只有名词词性,但是日语的「現金」却有形容动词的词性,在(2)中很明显是作形容动词使用的,当然这时候语义也会与中文有所不同,在这个例子里是“见钱眼开”“势利”的意思。(3)的「徹頭徹尾」则是一个副词,但是中文的“彻头彻尾”多数是作形容词使用的,只有极少数情况可能会作副词使用。
陷阱最多的其实是语义方面,这个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我们现在来看一些具体例子。
在一些课本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准确或有误的译词,比如「愛情」这个词,一些课本直接粗暴地用中文“爱情”配在后面,但是这个词比中文的“爱情”意义要广,它表达的是“爱的情感”,所以“父爱”“母爱”以及更加广义的爱都可以使用这个词,而中文的爱情则只表达男女之间的爱。还有比如「深刻」这个词,这个词虽然有“深刻”的意思,但是大多情况下都是“严重的”“严肃的”等意思,如「深刻な問題」「深刻な顔」「深刻な悩み」等等。还有比如「教養」这个词,很多学习者望文生义直接按“教养”理解,但它更多的时候是按“修养”“素养”以及“文化”来理解的,比如像『教養としての言語学』这种书名说的是“以提高(知识)素养为目的的语言学”;「教養小説」则是一种固定的小说形式名称,可以按“人生小说”“教育小说”或“成长小说”来理解;大学里的「教養学部」「教養部」则是按“知识文化普及系”来理解(中国的大学似乎没有这种系)。再如「扇情的」这个词,也是极其容易望文生义的,这个日语的汉语词与中文的“煽情的”的意思完全不同,它主要用于表达好奇心和情欲方面的“煽动性(的)”的意思,而中文的“煽情的”要用日语来表达的话,只能用「お涙ちょうだい」。就是因为中文和日语有一部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语词汇,很多时候才会使得我们容易望文生义,从而理解错误或理解上产生偏差。甚至一些初级的常用汉语词汇也会有学习者误解很长时间,比如「親切」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会按“亲切”来理解,一般都是按“热心”来理解,而中文的“亲切”很多时候是「親しみ(を感じる)」;同样的,「熱心」大多数时候也不是按“热心”来理解,而是按“热情”来理解,对于「仕事に熱心だ」这种句子,辞典上会给出不太妥当的译句“热心工作”,很显然这是对工作很有热情的意思,「熱心に勉強する」也不可能翻译成“热心地学习”,因为这样的中文是很奇怪的。我自己的学习生涯中也有过长久以来一直误解的汉语词,比如「現在」这个词有一个特殊语义是表示“当时”,比如在一些书面的统计文中出现的「2012年現在」,指的不是“截至现在2012年”,而是“截至2012年当年”的意思,还有比如「このデータは2012年7月現在のものである」这句话完全可以说话人在2018年说的,这里的「現在」可以译为“当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