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瞳/跨度小说文库》:
父亲的父亲是个知青,是这个小屯里的最后一个知青。
那么,母亲就没有找过他?大人们说,找过,没找着。等好多年后,父亲知道,母亲不是真找不到,是不找,找到有什么用?他想走就没想回来,那找到了又怎么样?好在有他呢,那时候父亲已经一岁了,会走了,好玩得很。
母亲就这样过着,父亲就那样往大长着。
娘俩的关系同别的人家不一样,所以父亲比别的孩子长得慢,父亲好像也不想长大。
母亲也打他,甚至是狠狠地打他,那是因为他逃学了,也像别的孩子上山上抓鸟去了或到河里去摸鱼。别的孩子可以,父亲不行,不是父亲自己不行,是母亲不允许他同别的孩子一样,他就不敢逃学。还有就是考试不好的时候,啥叫不好?是没及格?不是,是没考第一。考第二行吗?不行。别的家长都行,可母亲不行,坚决不行,于是就打。为啥不行,那时父亲还想不清楚,别的孩子要是考进前十名,回家大人给煮鸡蛋呢。
一天,母亲病了,说是头疼。“没事,你上学去吧。”上学回来,母亲还是头疼。两天头疼,第五天还是头疼,头疼得不能下地了,不能说话了,于是就有乡亲抬着去了城里。再回来的时候就是很重很重的病,乡亲们又说:“都是那个没影了的死爹害的,这丫头嘴上不说,心里可做下病了。”
父亲的母亲不能下炕,父亲就什么都会干了,会淘米做饭,母亲说,将饭勺平放在锅里的米上,水正好漫过勺沿就行,要看着火,火苗够到锅底就行,一有饭味就不要添柴了。还能上山能打柴,冬天也有一个小爬犁,用柴刀砍树上的干枝捆到爬犁上,从山道上往下拉,那背影不像牛也不像马,像一只会拉爬犁的狗。老母鸡抱窝了,父亲会拿着鸡蛋照太阳,挑出能出小鸡的鸡蛋,并会盯着母鸡,母鸡出去找食吃了,就将一个小棉被盖到鸡蛋上。猪不养了,家里的活儿多,干不过来。
在学校考试还是第一。
乡亲们说,人这东西真怪,说长大,一下子就长大了。
父亲最会的是下跪,村长又让父亲过来取点儿吃的,父亲进屋就跪下说:“谢谢!叔。”村长摸摸父亲的头,“这孩子会有出息。”
邻居三婶过来给父亲做棉裤,父亲就跪在炕沿上让三婶量腰身,眼睛直直的,把三婶看笑了。
大热的天,弄盆水将毛巾拧得适中,给母亲擦身子。母亲哭了,“好好上学,长大到城里去上班,也搬到城里去住,让你那死爹看看。”
“死爹”还能看啥?可这是母亲说的。
母亲死了,有乡亲抬着放进大红的棺材里,让父亲跪在前面,一句一句地冲天喊着:“妈妈!躲钉啊!妈妈!躲钉啊!”
多少年之后,父亲想明白母亲那时的想法,一个让自己长大有出息的念头,一个父亲对另一个父亲的复仇。
中学毕业后,他考的是个师范学校,这学校不要钱还给钱,父亲能念下去。悲哀的是毕业后又回到了那个小院,回到了那个他和母亲的家。父亲在乡上的学校教书,回来时是两个人,那个女同学说,咱们养几只羊、一群鸡、两个孩子,男孩女孩都行。要是还有愿望的话,就是有一匹马,不是拉车或犁地的马,是养着让它在原野上撒欢儿、从杖子外探进头来、长着双眼皮的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