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华梅说服饰
0.00     定价 ¥ 75.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100170727
  • 作      者:
    华梅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华梅,1951年生,高校教龄42年,1994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任职教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执委、天津市政协常委等。出版专著63部,代表作有《人类服饰文化学》《服饰与中国文化》《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东方服饰研究》等。《中国服装史》自1989年出版以来,经三次修订,已印36次,为高校相关专业选用为教材。多部著作被译成英、法、俄、日、韩、土耳其、西班牙、阿拉伯、波斯等语言在国外出版发行。应邀为日本、新加坡、法国、新西兰、泰国等国大学讲授中国服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15项,主讲国家精品课“中西服装史”,后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展开
内容介绍
  服饰文化拥有那么多的美,既有“橙黄橘绿”,又有“落日熔金”;既有“中庭月色”,更有“无数杨花”。“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意境在此间。
  常觉“月色如水水如天”,服饰文化凝聚了人类静静的思考与澎湃的激情。即使是“古今如梦”,梦也记载了人间的真挚与纯真。“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服饰不在品物,更重要的是灵魂。灵魂寄寓着人类的伟大,还有日月精华。
展开
精彩书摘
  《华梅说服饰》:
  在这次研究中,第三章有关“服饰科技学”的表述遇到很多困难。主要因为学术界只认为有科技史,而在是否有“科技学”一说上存在分歧。现代服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服饰功能上,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何使服饰学与科技学交叉并加以论述,显然不是很容易。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进行了十余年的探讨,包括遍览有关著作和采访请教科技界人士。后来我发现,“科学”“技术”“科技学”“科技史”“科技史学”以及有关于科学技术的“论”“学”等,都是来源于西欧,因而在以汉语去正确翻译英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歧义。本来就是舶来的词汇,与汉语很难无缝对接。这也就无关紧要了,毕竟我们是在研究服饰与科技的相互作用,或者说科技对于服饰发展的直接影响,因而也就没必要去强行分辨再去组合了。本来服饰文化学就是创新,所以内含的服饰科技学也就把重点放在二者的交融与交叉上,这就可以达到我们研究的目的了。
  事实已经证明,科学技术使服饰发展的思维、理念以及具体操作、实施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能回避,也不能忽视科技对于服饰的影响。
  关于服饰教育学的提出,我想学术界不会有什么异议。服饰是自然的人进入社会所不可或缺的精神与物质结合性包装,因而有关着装的教育肯定也是随之而来的。在这里,教育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关于人如何着装的修养教育,这是每一个人自童年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再一块既包括来自长辈的有关服饰工艺制作的教育,这在工业社会之前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服饰教育,也包括通过师生或师徒等专业学校和企业内部的形式来完成的教育。这里不能说没有情感,但主要是社会性的,反映的是一种社会需求、社会现象和社会教育特征。最突出的是规范式和技术性。
  服饰军事学与军事学始终是相互交融的,因为军事与其所涉及的服饰,必然是同步推进或提升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冷兵器时代与热兵器时代对军事服饰有着不同的需求,军事服饰要想适应战争需求,一定要进行质的改变。否则,将不予存在。到了信息化作战时代,战服已经成为人与人交换信息的工具,如在战服及其随件上就可以进行视觉接收、听觉接收,并进行动作发送和语言发送。
  服饰文艺学更应该成立,因为服饰学与文艺学的交叉交融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服饰与文艺几乎是孪生姐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联袂而来。可以说,服饰中部分直接来源于文艺,而文艺又始终离不开服饰。不但服饰与文艺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而且服饰学与文艺学也是互通的,有许多一致之处。能否这样认为,文艺隶属于艺术,服饰也在一定程度上隶属于艺术,二者本来就撕扯不开。
  服饰民族学需要说明一下,民族学有一套自己的研究规程与方法,服饰民族学不等于服饰套用民族学。服饰民族学是新学科,隶属于人类服饰文化学的研究体系。服饰民族学的确立,基于服饰文化所产生的民族基础。这里不是仅仅叙述民族服饰,而是探讨民族服饰生成过程中所出现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进而从所生成地域的物质文化去剖析民族服饰的区域特色。然后,从精神文化层面去研究各民族人民在服饰文化中所倾注的灵魂之光。其中既有早期信仰遗留下来的印迹,又有传统习俗形成服饰惯制而传承下来的精华。如此说来,服饰民族学所强调的是民族精神在服饰上的体现。
  ……
展开
目录
华说·华服
APEC服装传递的信息
国服:唐装?汉服?新中装?
中国当代国服为何难立?
中国古代尚黄金吗?——今日时尚对古人的误解
过年服饰的心理历程
唐代女服不全是袒胸
牡丹花开,富贵吉祥
从文化高度看“秋裤”现象
戏剧服装变革中
正月服饰,那缕诗情
可穿戴设备,还是智能服饰?
跽坐与中国风范
从“圣乔治带”说文化象征
甲光向日金鳞开——谈军服威慑之美
男子服饰形象更是文化标志
女服大逆袭
春衫知几许?服饰的标志性与意志表述
——谈拉加德着华服宣布人民币入篮
时装流行潜规则
高跟鞋成为议会辩题
简约穿搭风何以兴起?
细说脸谱与头盔(上)
细说脸谱与头盔(下)
这种设计有必要吗?——从LED口罩说起
西服正装也迷彩——关于军服引领民服时尚
说不尽的中国红
衣服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
头上顶着的世界
口罩一二三
我研究历代《舆服志》(上)
我研究历代《舆服志》(中)
我研究历代《舆服志》(下)
钗头春意翩翩
时装时尚何时了——有感于“假领”复出
外国人创作的“中国风”
人与动物撕扯不开的包装情结
几度风行阔脚裤
端午节的佩饰意蕴
体验馆内绣衣裳——关于女红“非遗”的思考
也谈乌纱帽
补衣与时尚
“头上长草”的广度延伸与深层思考
还嫌男服不够“娘”?
时装的前世今生述说不尽,鲜活永远——“时装的前世今生”开栏语
服饰与养生服饰养生先养心(上)
津沽生态服饰那一声“芭兰花儿戴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