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口译过程认知研究/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5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300274478
  • 作      者:
    王建华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挂职),认知心理学博士,兼任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翻译和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兴趣为语言认知和翻译认知。研究兴趣为语言认知和翻译认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有《口译心理学》和《口译认知研究》等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和国家广电总局对外翻译传播项目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语言服务提出r高远的要求,语言服务说到底就是翻译服务,高效的跨语言文化交流是对语言服务的直接定义。培养出胜任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的语言人才是硬道理。“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丛书”旨在推进语言人才培养,提升培养语言服务人才的师资水平并增强语言服务人才的自身能力。基于此,“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从书”设计了四个分册:《语言认知技术研究》、《口译过程认知研究》、《口译认知理论研究》和《口译焦虑认知研究》。
  《口译过程认知研究/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丛书》从认知角度详细介绍了口译的子过程和整体过程认知,为翻译从业人员、研究者和学生提供了认知研究的新理念。
展开
精彩书摘
本研究对口译过程研究进行了理论建构 ,从认知心理学的过程认知论出发 , 把口译过程从信息的输入到信息的输出划分为六个子过程,分别是信息的感知过程、 注意力分配过程、信息的记忆加工过程、信息的提取加工过程、信息的存储转换过程以及信息的表达过程。一 、信息感知过程。信息的感知是信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感知过程与理解过程相伴而生但先于理解过程,感知的过程包括感知机制、感知过程和感知方式三个维度,其支撑理论包括图式理论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三个理论,这三个理论共同构成了信息的感知过程理论; 二 、注意力分配协调过程 。 口译信息理解进行中同传译员即刻进入多任务并行处理阶段,交传译员包括理解、脑记、信息提取转换与表达,交传译员 进入理解、脑记、笔记阶段,此阶段表现为注意力的分配过程 , 多任务协调加工显得尤为重要 。 此阶段的认知理论支撑包括过滤理论 、 中枢能量论和自 动加工理论,这三个理论共同构成了注意力分配过程的理论依据 ; 三 、 口译记忆加工过程 。 译员在注意力分配过程中,影响信息分配加工效果的最主要过程是信息记忆加工。信息的记忆过程在同传中表现为短时记忆,在交传过程中表现为工作记忆,但是 ,两种模式下的记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口译过程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总论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口译感知理解过程
第一节   口译信息的感知机制
第二节   口译理解过程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第三节   口译信息感知的方式
第三章   口译注意力分配过程
第一节   注意力分配理论与模型
第二节   同传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
第三节   交传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研究
第四章   口译记忆过程
第一节   口译中的三种记忆系统
第二节   口译记忆序列论
第三节   口译记忆模式
第五章   口译信息转换过程
第一节   存储信息的激活扩散模式
第二节   口译信息提取中的重构式
第三节   口译记忆信息解码过程研究
第六章   口译信息存储过程
第一节   共同存储说及双重编码论
第二节   口译信息存储转换单独存储说
第七章   口译信息表达过程
第一节   衔接与连贯理论
第二节   语域识别论
第三节   模糊语义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