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大国格局
0.00     定价 ¥ 5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11563163
  • 作      者:
    于洪君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于洪君,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现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世界政党政治和当代中国外交。主要著作有《丰碑与警示: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改革与创新: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大国担当》《新型政党关系与新时代中国政党外交》《与世界同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范式》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从各种乱象中看清实质,从历史的维度中把握规律。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国格局》:
  根据周恩来的建议,中印两国总理最后在联合声明中宣布,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指导中印关系的这五项原则,适用于中印两国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即适用于整个国际关系。
  中印总理联合声明发表的这一天,周恩来总理到访缅甸。在与缅甸总理会谈时,缅方提出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周恩来表示,中缅两国应建立互信。我们愿意看到缅甸独立,愿与缅甸友好合作。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他阐述了中方对印度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议中缅两国缔结一项政治协定,以确认双方的友好关系及和平共处原则。在此之前,双方先发联合声明,以阐明相关态度和立场。缅方对此表示赞同。在商谈联合声明具体内容时,周恩来又指出,中国执行和平外交政策,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缅甸是中国有亲戚关系的国家,同缅甸更是如此。中国的立国政策是把自己的国家搞好,对别的国家没有任何领土要求。
  最后,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共同表示,同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遵守,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联合声明重申,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他们的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革命是不能输出的。
  1954年11月30日至12月16日,缅甸总理应邀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双方在总理会谈公报中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双方有必要根据友好精神,在适当的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渠道,解决边界问题。双方同时还表示,希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为亚洲和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一切国家都应在不受外来干涉和侵略的情况下,享受民族独立和生活繁荣的权利。毛泽东主席在会见缅甸总理时,特别强调双方建立互信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方针是同你们友好。”“我们应该想出各种方法来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这样可以增加我们的互信。”对于那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提出:“可以留到以后解决。”
  新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明确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所有国家,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英国工党代表团来访前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说:“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说些和平共处之类的话。这是人民的要求,美国统治集团也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1955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接受芬兰首任驻华大使国书时明确表示,中国和芬兰历史上从未有过冲突。中芬两国是友好的国家,我们的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的。同年10月,刘少奇宴请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时也表示:“我们愿意同我们的邻国日本早日建立正常关系,我们愿意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以巩固和发展我们相互间的友好关系。这将使远东和平获得保证,使世界和平也获得巩固。”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新中国外交重大事件:回眸与思考
新中国是如何“另起炉灶”搞外交的
中苏建交并结盟是新中国第一大外交成果
新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的国际背景与战略考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份公共产品
中缅两国是如何解决边界问题的
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的战略思维与外交技巧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正常化始末
改革开放初期中朝关系的调整与发展
中越两国圆满解决陆地边界和北部湾问题
中古关系:从曲折生变到肝胆相照
党的对外工作:全面调整与持续创新

第二篇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与行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
应对国际关系新变化打造大国外交新格局
沿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奋力前行
当前国际关系新变化与中国外交新举措
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应对世界格局深刻变革
观察国际关系要秉持理性思维和科学态度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为人类社会做出独特贡献

第三篇 应对周边环境嬗变,坚持睦邻友好外交
中国和平崛起要营造良好周边环境
中俄关系既是睦邻友好楷模又是大国协作典范
南亚外交应当更具进取性、开放性与合作性
推动构建东北亚发展与安全共同体势在必行

第四篇 美国霸权主义的演变与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
中美矛盾根深蒂固维持竞合势在必行
处理中美关系:既反强权政治又谋平等合作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大变局中的最大变数
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仍然不可或缺
中美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寻求合作

第五篇 “一带一路”建设与文明互学互鉴
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路径
互联互通是融合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现实路径
产能合作:“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重要引擎
……
第六篇 打造新型合作范式,推进多边主义外交
第七篇 把握世界变革大势,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跋: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历史路径与现实选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