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报告文学的体和变体/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4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36168312
  • 作      者:
    丁晓原
  • 出 版 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报告文学的体和变体/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基于报告文学文体的基本属性,将其置于现当代报告文学史演化的背景中,研究这一文体的“体”和“变体”。《报告文学的体和变体/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既研究报告文学文体的基本定性,又梳理它的因时变化。同时,还关涉这一文体中的跨文体现象,并作观察研究,是学术界一部较为系统研究报告文学文体演化和跨文体的专著。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历史镜像:与流变
第一章 中国报告文学代发生
一、报告文学发生期诸说与辨析
二、新闻文化与报告文学
三、政治文化与报告文学
四、写实文学观与报告文学
第二章 发生期报告文学的文景
一、新闻性制作
二、启蒙性主旨
三、互文性表达
第三章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突起
一、左联属性与报告文学体性
二、价值定位与组织化
三、“报告文学年”的实绩和意义
第四章 当代报告文学的自立自觉
一、作为当代中国的史志
二、报告文学的时代
三、特写·报告文学·非虚构
第五章 21世纪初年报告文学的新变
一、“复调”的题旨设置
二、“复式”的话语空间
三、叙事形制的建构
四、报告文学生产力的格局
第六章 当代报告文学叙事变化的一种观察
一、激情书写与主流意识形态叙事
二、思想为美与知识分子叙事
三、中实与客体本位叙事
第七章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多维开放与价值
一、题材开放:立体的时空
二、视角开放:文学与杂学
三、结构开放:开宏与精致
第八章 国际性写作方式报告文学的三个话题
一、作为国际性写作方式
二、关联指称及其争议
三、非虚构语境中省思
第九章 非虚构文学的逻辑与伦理
一、历时态中的非虚构关联称名
二、21世纪非虚构文学的价值
三、非虚构文学的问题与治理

第二编 年度对话:现行时
第十章 2010年:报告文学的三个话题
一、“鲁奖”和“徐奖”
二、“非虚构”写作
三、“由远”
第十一章 2011年:“无名”时代的非虚构叙事
一、非虚构叙事的“无名”
二、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非虚构
三、多样化非虚构中的个人性
第十二章 2012年:“正能量”与新生代
一、“国家叙述”与“正能量”传递
二、现实反思与个性视角
三、历史叙事与多方位呈现
四、新生代与新希望
第十三章 2013年:新话题·新叙事·新方阵
一、:时代话题的书写
二、中国故事:回到非虚构性叙事本体
三、老作者、新面孔和跨界写作
第十四章 2014年:融媒体时代的生态、守正与新变
一、生态:跨越卡夫丁峡谷
二、守正:在场书写与历史回溯
三、新变:前行动力与挑战
第十五章 2015年:主题写作·文体“气场”
一、主题写作:规模化的抗战叙事
二、回归主位:中国的报告
三、内生活力:凝聚问题“气场”
第十六章 2016年:报告文学的宽与厚
一、宽阔:现场·开新
二、厚实:主体在场与文体之重
第十七章 2017年:在场·前沿·深度
一、在场:国家战略的艺术呈现
二、前沿:中国经验的形象表达
三、深度:社会民生的持续关注
第十八章 2018年:活跃度与显示度
一、全方位的跃动
二、报与刊的助力
三、欣喜的丰收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