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他性理论与文学他性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20173995
  • 作      者:
    江马益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江马益,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兼任江西省文艺学会副会长。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访学、韩国又松大学中国学部任中国文学教授。在《Wonkwang Journal of Humanlities》《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艺评论》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成果获江西省优秀理论成果奖、江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内外对他者和他性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的“道德他者”、雅克·拉康的“镜像他者”、雅克-德里达的“整体性他者”,等等,这为文学他性研究的出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能。《他性理论与文学他性研究》将当代哲学与批评中的他性理论引入文学理论研究,指出文学主体具有主体性与他性的二重性。主体性与他性的张力互动,不仅是推动文学主体话语生成、确立和更新的内在动力,也是解读当下文论话语面临困境的学理原由,还是推进后现代语境下文学主体研究的基本内容。从这样的视角解读作品和人物,我们就会发现《红楼梦》中的贾环和《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等都是典型的他者形象;贾樟柯以电影的真实面貌展现人的生存经验,无论是在电影题材、呈现方式还是影像叙事上,都带有明显的他性取向。可见,文学他性研究能深层地揭示文学自身的结构状态和生存境遇,无论是对深化文学基本理论的认识,还是对把握当下文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都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他性理论与文学他性研究》:
  (一)奴性思想对人的他者化
  毫无疑问,农奴制最大的受害者是农奴,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担负着最沉重的劳役和剥削,却连最基本的人生自由都没有。契诃夫在1897年所著的小说《农民》中,暴露了农奴制中孕育的奴性思想在农民身上打下的深深烙印。茹科沃村的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仍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这个只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却欠下两千多卢布的债务。而从村长到警察局局长却只会催债,偿还不起债务的就被没收东西抵押。可是警察局局长并没有富裕到哪里去,他坐的也只是便宜的马车。村长一家更是极度贫困,同样也负债,但他却非常忠于职守,总是帮政府说话,并对自己的权力非常满意。当奥西普去找村长要因交不起税款而被没收的茶炊时,村长说:“我没有这个权利,这得由县长官说了算。本月二十六日之前,你都可以到行政会议上作口头或者书面的申诉,申明你不满意的理由。”虽然奥西普根本没听懂他的意思,却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而当村民们谈起自家的公鸡被抓去抵债,却因没有喂养死掉了,绵羊被拉走途中闷死了等事情时,却不知道这一切该怪谁,只好把粮食歉收、受欺压和欠款等所有问题都怪到地方自治局头上,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地方自治局是做什么的。而除了怪罪地方自治局,他们不知道还要干什么。可见,虽然农奴制早已结束,农民已经有了自己的自治局,可自治局还是形如虚设,农民们并不知道它的用途,更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困难。而同样处于底层的村长、警察局局长为了权力为虎作伥,农民们非但没有想过要反抗,反而在貌似很权威的话语下“心满意足”。可见,自身的奴性已经使农民欣然做奴隶了。有奴性思想的不只是农民,而是整个俄国国民。
  在小说《套中人》的结尾,伊凡·伊凡内奇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看这个世道,人们睁着眼睛做假,支棱着耳朵说假话,如果你大胆地包容了他们的虚伪,他们就会骂你傻瓜。你忍受委屈和侮辱,却不敢公开说一些正直的话,还不得不微笑着敷衍着别人,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能混一口饭,住一个角落,做个不值钱的小官儿罢了。
  为了避免局势动荡影响自己的生计,小城的百姓们苟延残喘地生活着,丧失了做人的起码尊严和原则,只是一味地委曲求全、苟且偷安。这种奴性思想是当时人的通病,随时随处可见。因为怕被上司知道,别里科夫总把“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挂在嘴边;因为怕被别里科夫知道,所以教士们斋期不吃荤、不打牌,城里的太太们周末不办晚会,全城人都不敢高声说话、不周济穷人……即使被别里科夫压得透不过气,大家还是忍着。所以,不仅仅别里科夫有奴性,全城、全国人都有。
  ……
展开
目录
导论他性理论引入文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他性理论的学术考察
第一节词源考究
第二节当代运用
第三节理论阐释
第二章文学他性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主体建构
第二节主体分裂
第三节文学他性的显现
第三章文学他性的学理基础
第一节主体中的他性
第二节他性显现
第四章文学他性的理论系统
第一节文学他性
第二节文论范式的主体本质
第三节文论范式的主体建构
第五章文学批评对他性意义的解读
第一节全然他者
第二节他性意义
第三节言说文学他性
第六章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贾环的他性形象
第一节作为他者的贾环
第二节贾环身为他者的根源
第三节贾环的应对策略
第七章西方近代小说《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他性形象
第一节别里科夫的他者身份显像分析
第二节别里科夫的他者身份成因分析
第三节对别里科夫他者身份的认同分析
第八章当代导演贾樟柯电影叙事的他性分析
第一节非线性因果叙事结构
第二节“直接面对”的声音叙事
第三节“为他者”的叙事宗旨
第四节他性影像的美学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