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六郎庄五虎棍
0.00     定价 ¥ 6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59203311
  • 作      者:
    朱佳,池永福
  • 出 版 社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记录六郎庄五虎棍传承百年依然历久弥新的第一手资料。

  ◎非遗专家倾力撰写、重磅推荐。

  ◎极具文化传承和收藏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当前国际社会和理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件事情。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形态变得非常急迫。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捍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主权,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市于2010年开始组织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本书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 六郎庄五虎棍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艺术形式,因它本身既是一项自成体系的表演艺术,同时又是北京香会组织中的一项重要门类;既带有民间武术、杂技、戏剧的特色,又得到了皇家的赏识;既有北京五虎棍的共同性,又演化出了自身的地域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与艺术性并重,且装帧精美、设计典雅、印刷精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本书既保证了在理论上的高度、学术分析上的深度,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广大读者的愉悦性。

  本书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定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对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
作者简介

  朱佳,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方向。出版有“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旅从书”之《敖汉“粟”源》极其英文版《Origination of Aohan Millte》,“四时风物笺”之《茶》,“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项目,出版有《柏峪燕歌戏 陈永禄》等。

  池永福,六郎庄五虎棍前任总教习。


展开
内容介绍

  五虎棍究竟是什么?李家瑞在《北平风俗类征》里提及《百本张钞本》琴腔一节中曾有一段关于《大过会》的俗曲,唱及五虎棍。曲词描写非常精彩:

  “五虎棍,学金桥,二节棍、三节棍、枪对刀,打群棍,编就了的套,要打风顶,预备拦腰,教我练,我可不了,平站着眼睛就把金花儿冒,藏躲不及,脑袋上头凿一个窟窿血直冒,自找奇祸为哪条?”

  这段琴腔唱词仅用三五句话便将五虎棍的表演形式叙述得十分清晰:“学金桥”是指五虎棍表演的剧情《董家桥》出自对民间文学《锁金桥》(《飞龙全传》等书又作“销金桥”,应为“锁”的繁体字“鎖”与“销”字形似产生的笔误)的演义;“二节棍、三节棍、枪对刀,打群棍,编就了的套”指五虎棍在表演中使用二节棍、三节棍等兵器编成套路进行表演;“要打风顶,预备拦腰”是言五虎棍在表演过程中绝非单纯的做样子、走形式,而是真刀真枪的比画,棍起生风,直指要害、险象环生。故而,作者在结尾用夸张的口吻说:“自己平地站着观瞧尚且被眼花缭乱的招式晃的眼冒金星,惊得一身冷汗,哪里敢练?”来突出五虎棍表演者的绝伦技艺。

  因此,若一言以蔽之,则可以将五虎棍简要的概括为是将武术动作编成套路来表演历史传说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六郎庄五虎棍是诞生、发展在北京市海淀区六郎庄的一只五虎棍会,相传其诞生于康熙年间,光绪年间,该会不但在颐和园承差为慈禧表演,其会中7位骨干成员还充任了升平署行署的御教习。其表演剧情在“赵匡胤斗董家五虎”的民间传说基础上,增加了马童和车夫两个角色,共10名武场演员以对打、群打的形式表现赵匡胤、柴王、郑子明等人斗败五虎、三侠结义、五虎从军等剧情。其武打节奏快速而有真实感,注重套路和团体配合,特色鲜明。

  2009年,六郎庄五虎棍以其档案可证的悠久历史、保存完善的套路技巧入选北京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通过历史文献研究与口述史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该会的传承发展的历史地理因素,历史发展,传承、组织形式,文武场表演,表演活动,未来发展等6个方面进行叙述,以求为保护好六郎庄五虎棍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同类项目提供可参考借鉴的资料。


展开
目录

序 赵 书

序 苑 利

前言

第 一 章

六郎庄五虎棍起源发展的影响因素 1

第一节 行香走会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外学兴盛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近水楼台的村落环境

第 二 章

六郎庄五虎棍历史发展概说

第一节 兴起于康乾 
第二节 鼎盛于光绪 
第三节 复兴于现代 

第 三 章

六郎庄五虎棍的表演形式  

第一节 表演情节与蓝本 
第二节 人物塑造 
第三节 场地与器械 
第四节 武场表演 
第五节 文场伴奏 

第 四 章

六郎庄五虎棍的走会

第一节 早年间走会活动的流程与讲究 
第二节 现代的重要走会活动 

第 五 章

六郎庄五虎棍的传承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 传承谱系 
第二节 传承方式 
第三节 问题与应对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