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的
创立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
的创立
1时间:19世纪40年代。
2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需要和实践基础。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一)科学性
1含义: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表现
(1)它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3)它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
(二)革命性
1含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2表现(1)彻底的批判精神。
(2)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3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
(三)实践性
1含义: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
(四)人民性
1含义:马克思主义以人民至上为其政治立场,以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2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五)发展性
1含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