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爷爷说,“在开始动手之前,你得先明白我们要测量什么东西。人们直到1643 年才真正了解‘气压’这一概念。那一年,一位名叫托里拆利的意大利科学家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气压计。他有句名言,‘我们生活在空气海洋之底’。”
爷爷接下来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尽管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它是有重量的,压在我们身上的空气层很厚,也很重。他让我想想,我在河里游泳,下潜到鲶鱼生活的深度时,耳朵是不是会发胀?那就是压在我身上的河水越来越重,影响到鼓膜的结果。同样,由于气压的存在,人体要承受的单位重量高达每平方英寸14.7 磅。好在我们受得住—其实根本没有感觉,因为空气同时从里里外外、四面八方挤压着我们,而且人类的身体够结实,禁受得了。
我觉得这个知识点让人胆战心惊,不过它是宇宙中的真相,根本无法回避。
爷爷接着说:“我们要做的气压计跟托里拆利的不一样,因为他们那个时代还没有橡胶气球这种东西。不过,测量气压这个理念的确是他的一大贡献。托里拆利的部分灵感源于他的好友和同事,如今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因为被扣上‘散布异端邪说’的罪名,伽利略在监狱中度过了一生。托里拆利也不得不将自己做出的第一个气压计藏起来,省得被邻居看到指控他搞巫术。啊,你看,科学家要为知识开疆拓土,就得奋不顾身。好了,历史课上完了,咱们开始吧。其实气压计的构造并不复杂。”
我在爷爷的指导下将气球嘴切掉,把剩余的橡胶膜套在罐口,又用橡胶带固定好。随后我在吸管的一端点上胶水,把它平行粘在橡胶膜的中央,最后将缝衣针粘在吸管悬空的那端。
我退后一步,打量着自己的作品。这么不起眼的玩意儿能用吗?
爷爷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说:“这个模型虽然简陋,但很好用。现在,量一下缝衣针离桌面有多高,记下来。”
我竖起尺子,记下了缝衣针所指的刻度。
“气压升高时,空气会把气球往下推,挤压罐内的空气,让吸管悬空的那端和缝衣针翘起来;反过来,气压如果下降,气球就会向外膨胀,吸管则会下垂。你如果每天这样测量几次,就会发现缝衣针翘起预示着好天气的到来,下落则说明风雨即将降临。这儿还有罐熊油,你也可以试试用它来预测天气。不过我对它的准确度表示怀疑。”
一 阿曼德还是迪丽1
二 犰狳危机17
三 气压计26
四 恶魔鸟35
五 怪鸟43
六 被淹没的城市57
七 入住我家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62
八 生日宴之争74
九 神秘动物85
十 重聚94
十一 阿加莎的劫难103
十二 盗盗传奇124
十三 普利茨克医生的诊所139
十四 金钱风波152
十五 感恩节165
十六 世界上最邋遢的狗175
十七 伊达贝尔和其他生物的难题184
十八 蚱蜢的五脏六腑195
十九 航海星盘与定盘星202
二十 巨款220
二十一 秘密和耻辱232
二十二 学习的价值248
二十三 我的第一场手术256
二十四 狗,幸运的和不幸的264
二十五 某人专属的河豚鱼277
鸣谢284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龙岗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