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孔子与儒家哲学/鸿儒国学讲堂
0.00     定价 ¥ 42.00
深圳龙岗图书馆
  • ISBN:
    9787554612729
  • 作      者:
    梁启超
  • 出 版 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精彩书摘
  《鸿儒国学讲堂:孔子与儒家哲学》:
  我们不能说新的完全是好的,旧的完全是坏的。亦不能说古的完全都是,今的完全都不是。古今新旧,不足以为定善恶是非的标准。因为一切学说,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含有时代性,一种不含时代性,即《礼记》所谓“有可与民变革者,有不可与民变革者”。
  有许多学说,常因时代之变迁而减少其价值。譬如共产与非共产,就含有时代性。究竟是共产相利,还是集产相利,抑或劳资调和相利,不是含时代性就是含地方性。有的在现在适用,在古代不适用。有的在欧洲适用,在中国不适用。
  有许多学说,不因时代之变迁,而减少其价值。譬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利用厚生,量人为出;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都不含时代性,亦不含地方性。古代讲井田固然适用,近代讲共产亦适用。中国重力田,固然适用;外国重工商,亦能适用。
  儒家道术,外王的大部分,含有时代性的居多。到现在抽出一部分不去研究他也可以。还有内圣的全部,外王的一小部分,绝对不含时代性。如智仁勇三者,为天下之达德,不论在何时何国何派,都是适用的。
  关于道的方面,可以说含时代性的甚少;关于术的方面,虽有一部分含时代性,还有一部分不含时代性。譬如知行分合问题。朱晦庵讲先知后行,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此两种方法都可用,研究他们的方法都有益处。儒家道术,大部分不含时代性,不可以为时代古思想旧而抛弃之。
  3.儒家哲学,有人谓为贵族的非平民的,个人的非社会的。不错,儒家道术,诚然偏重私人道德,有点近于非社会的。而且两千年来诵习儒学的人都属于“士大夫”阶级,有点近于非平民的。但是这种现象,是否儒学所专有,是否足为儒学之病,我们还要仔细考察一回。
  文化的平等普及,当然是最高理想。但真正的平等普及之实现,恐怕前途还远着哩。美国是最平民的国家,何尝离得了领袖制度?俄国是劳农的国家,还不是一切事由少数委员会人物把持指导吗?因为少数人诵习受持,便说是带有贵族色彩,那么,恐怕无论何国家,无论何派学说,都不能免,何独责诸中国,责诸儒家呢?况且文化这件东西,原不能以普及程度之难易定其价值之高低。李白、杜甫诗的趣味,不能如白居易诗之易于普及享受;白居易诗之趣味,又不能如肓女弹词之易于普及享受。难道我们可以说《天雨花》比《白氏长庆集》好,《白氏长庆集》又比《李杜集》好吗?现代最时髦的平民文学、平民美术,益处虽多,然把文学美术的品格降低的毛病也不小,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何况哲学这样东西,本来是供少数人研究的。主张“平民哲学”,这名词是否能成立,我不能不怀疑。
  儒家道术,偏重士大夫个人修养。表面看去,范围似窄,其实不然。天下事都是士大夫或领袖人才造出来的,士大夫的行为关系全国的安危治乱及人民的幸福疾苦最大。孟子说得好:“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今日中国国事之败坏,哪一件不是由在高位的少数个人造出来。
  ……
展开
目录
上编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事迹及时代
第二节 研究孔子学说所根据之资料
第三节 孔子提纲
第四节 孑L子之哲理论与易
第五节 孔子之政治论与《春秋》
第六节 结论

下编 儒家哲学
第一讲 儒家哲学是什么
第二讲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第三讲 儒家哲学的研究法
第四讲 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上)
第五讲 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下)
第六讲 儒家哲学的重要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龙岗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