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离歌》:
“于笑,等等我。”
身后传来呼唤声,于笑停住脚步,看到宋劼追来了。
宋劼是于笑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同班同学。宋劼也拎着捕鸟夹子和弹弓,脖子上挂着一双旱冰鞋,身后跟着猎狗梅拉。
梅拉通人性,能听懂主人的话,还会捕猎鸟儿。每次来打鸟儿,它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但凡来湿地捕鸟,宋劼总要带上梅拉。
旱冰鞋是他爸妈寄来的,宋劼一直视若珍宝,常常把旱冰鞋拿出来,踩在脚下做鸟儿飞翔状。村里没有旱冰场,根本就无法滑旱冰,这丝毫没有影响宋劼的心情。
旱冰鞋让同学们很羡慕,宋劼却不许其他人触碰,即便是于笑也没玩过。因此,旱冰鞋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圣物”。
梅拉跑到于笑身边,嗖的扑向了于笑,前爪搭在他的胸脯上。于笑大喝一声:“梅拉,你敢扑我?”
梅拉一下愣住了,赶紧放下两只前爪,摇着尾巴蹭着于笑的腿,再闻闻他的鞋,然后坐在地上。
于笑脸上露出了笑容。
宋劼问:“于笑,你怎么没叫我?”
于笑说:“我中午睡着了,以为你早来了呢。”
宋劼说:“奶奶让我写作业,说啥都不让我出来,我是偷偷溜出来的。”
宋劼学习成绩差,一写作业就头疼,不是漏写就是写错。为了他的学习,爷爷奶奶没少费心,可他丝毫没有长进,还经常挨钟老师批评。这不,前几天钟老师还拎着作业本数落:“宋劼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出息呢?你就不能学学于笑和陈铁?你们都是好朋友,人家学什么会什么,做什么像什么,你怎么就不争气呢?”
每每这时,宋劼都低眉顺眼,用脚掌摩擦着地面不说话。
当作业本上出现太多的红叉时,钟老师就点着他的脑袋说:“宋劼,我看你就别念书了,干脆回家种地算了。”
钟老师着急上火,宋劼却一脸无所谓。他总是把头一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把钟老师气得直喘粗气,只能一次次让他面壁思过。这场景常常重复上演,宋劼却仍然我行我素。
宋劼学习成绩差,并不影响他交朋友,他和于笑、陈铁的友谊,那是挂在树枝上的蝴蝶花,清纯、静美而灿烂。
宋劼一提起作业,于笑就为他犯愁:“你咋写得这么慢呢?我昨天晚上就写完了。”
宋劼抽了一下鼻子说:“我光顾着玩了。”
于笑说:“那就早点儿回去,晚上一定要写完。”
“行。”宋劼点点头,指着远处说,“陈铁也来了,可能在那边。”
宋劼话音未落,芦苇荡里传来清亮的哨音。听到哨音,梅拉嗖的一下蹿了出去,寻着哨音找陈铁去了。
于笑和宋劼一路小跑,扑哧扑哧踩踏着稀泥,飞也似的跟了上去。芦苇中的鸟儿被惊飞了,呼啦啦的给蓝天带去了动感。
有梅拉通风报信,陈铁知道两个好朋友来了,他从芦苇中挤出脑袋,笑看着于笑和宋劼。
“陈铁,打几只鸟了?”宋劼问。
“看,半袋子。”陈铁举起塑料袋说。
谷雨一到,鸟儿都来了,湿地成了鸟儿的世界。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在芦苇间嬉戏跳跃,还叽叽喳喳地唱着童谣,它们享受着清风的吹拂,仿佛沉醉在童话世界里。渔苇湿地位于林甸县城西北部,一条水泥路把湿地和草原一分为二,公路北侧是广袤的大草原,公路南侧是连天扯地的大湿地。
这片湿地呈扇形,方圆四十千米有余,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边际。湿地上有湖泊,湖泊周围是芦苇,湖里有鲇鱼、鲫鱼、草鱼、鲢鱼、泥鳅和老头鱼,芦苇荡里栖息着各种鸟儿。
渔苇湿地边上有个村子,村民靠捕鱼割苇为生,小村因此得名渔苇村。村民们划着小船,哼着小调,撒开渔网,活蹦乱跳的鱼儿就不断被捕上来,等拿到集市上换来钞票,吃穿用度也就有着落了。冬天,人们会把苇子割下来,打成苇包换钱,也能给家里填补填补。因此,村民的日子过得安逸,也自由自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