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熊国的钟声》:
雨止,午后突然降温,落下沙砾一般的雪子。夜里大雪。钟声在湿漉流的春天响起……
最初,是鸡叫。北边的鸡叫醒了南边的鸡,南边的鸡又把西边的鸡叫醒了,然后才是东边的。东边的大公鸡——当然,它离太阳最近,它也是寨子里最雄壮、最漂亮的,羽毛艳丽,身姿矫健。它踱出鸡棚,迎面扑来的寒气让它哆嗦了一下,但它还是无所畏惧地跳到柴火垛上,又从柴火垛跳到鸡棚顶上,那是它能登上的最高海拔了。
它扇动了两下翅膀,像是在热身,然后伸长脖子,看了看远处。远处是山,更远处还是山,布景一样一层层的,最后一抹贴在天边的山影,淡到好像下一阵雨就能被冲洗掉似的。
“喔喔喔——”它赏完景,调整了一下姿势,终于叫了出来。它也是冲着东边叫的,一会儿,就看见东边那座最高的山后面,太阳从云层里露出了一点儿脸……下了好几天的雨,今天终于止了。公鸡满意地从棚顶跳到柴火垛,又从柴火垛跳到地上,在院子里散步,高傲自得,派头十足。
这个小山寨叫鸡司寨。也不知是因为一代一代的公鸡都如此尽心尽责,才得了这样的寨名;还是先有寨名,公鸡们觉得应该对得起这以鸡命名的荣誉才这样尽心尽责的。
很快,狗醒了,汪汪地叫,叫醒了人,人起床后不久,屋顶上就竖起了炊烟……
麻老师的家很安静。丈夫在帮别人做房子,一日三餐都是人家管着,麻老师自己几乎不吃早饭,没时间吃,也不觉饿,早习惯了。她洗漱干净,收拾好背篓,就背上出门了。
武陵山脉的湘西苗寨都是蜷缩在大山里的,开门见山,山路崎岖,不过几年前村村寨寨都通了公路。麻老师家门口的这条公路比较简易,只一条车道,可去学校就近多了。之前得翻山越岭,落雨下雪的日子更是艰难……现在好了,平平坦坦一条大路。麻老师长年走惯了,脚力好,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到校。如果是像今天这样运气好呢,那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了。
“麻老师,上车。”没走多久,一辆农用车停在了她身边,有人招呼她。
一看,是石国胜,其实不看也知道是石国胜,她从前的学生。每次路上碰到麻老师时,石国胜都会停下来,让麻老师搭顺风车。麻老师先把背篓递给他,上了车,再把背篓抱在胸前。
“你这是从哪里回来?这么早!”麻老师问。
“从镇上的医院。半夜石叔来敲我门,说他孙子烧得厉害,让我帮送过去。”石国胜看上去很疲惫。
“石叔的孙子,康康?怎么样了?”康康是麻老师现在的学生,上一年级,体质不好,常生病,石国胜也不是第一次送他去医院了。
“我走的时候还在打点滴,烧退了一些,应该没问题了。”看着麻老师担心的样子,石国胜又说,“麻老师,你也操不了这么多的心,小孩的亲娘都不管……”
麻老师叹息了一声:“唉,小孩可怜。也是多亏了你。”“有什么办法?父母不在身边。”
留在寨子里的年轻人没几个,多半都出去打工了。石国胜是唯—一个留下来的“有车族”,每天寨里镇上地跑,帮人送酒。他自己开了一个烧酒坊,有时候也帮人拉拉货什么的。寨子里有哪家的老人或孩子病了,要送医院,都找他。
“听说你下个学期不教书了,退休了?”
麻老师淡淡地笑笑:“你消息好灵通。先不要说,学生们过两天要考试。”
石国胜应着,把车子停了下来。这是一个岔路口,两条路,一条往上,通上寨,一条往下,通下寨。卧熊国寨和附近的几个寨子比算是大的,分上寨和下寨,学校在上寨。麻老师下了车,从这儿走去学校就近了,不要十分钟就能到。石国胜家也住在上寨,但这会儿他要去下寨帮人送东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