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晏子
晏(yan)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聪明机智闻名于诸侯,被人们尊称为晏子。
一次,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臣出使楚国。楚素听闻晏子有智慧,很不服气,想借此机会羞辱他,灭灭齐国的威风,长长楚国的气势。
于是他问众大臣有没有什么羞辱晏子的好办法。
“臣听闻晏婴生得比我国的狗还矮小,比熊还丑陋,这样的人怎么配用大礼从城门来呢!不如我们把城门关紧,然后在城墙上开一个小洞,让他来。至于那些引他来到洞前的人嘛,只需安排几个普通士兵就行,根本不需要指派接待官员。大王,您看此计如何?”一位大臣献计。
“如此一来,若晏婴从洞来,便是承认自己是狗。若是他忍不下这口气掉头就走,那就是齐国害怕我国。”楚王立马拍手叫好,“既羞辱了晏婴,又灭了齐国威风,可谓一箭双雕,如此甚好!”
一个湿漉漉的早晨,晏子踏着泥泞的土地来到楚国都城紧闭的城门外。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几个士兵慢吞吞地走过来。他们没有打开城门,而是把晏子引到了城门旁的一个洞前。
“看见了吗?我们大王为您专门开了一扇门,快去吧!”一个士兵说完,旁边的一伙人哄然笑开了。
晏子哈哈一笑,说:“我听闻出使什么样的国家就要从什么样的去。如今大王要我从狗去,恐怕对贵国的名声不利呀!”
好一个晏子,不仅巧妙地化解了楚王的羞辱,还反过来羞辱了楚国。楚王听闻消息,气得脸都绿了,却无可奈何,只能按照迎接使官的礼仪恭恭敬敬地把晏子从大门来。
楚王一见到晏子,就问:“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
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zi)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羞辱他,便谢罪说:“因为臣最无能。”
楚王和左右的大臣都轻蔑(mie)地大笑起来。
“齐国派遣的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他拜访贤明的君主,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国君无能的国家。”晏子不慌不忙地说,“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这分明是说楚王无能嘛!楚王一听,笑容僵在脸上,比哭还难看。
楚王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过了几日,楚王设宴,赐晏子酒喝。正喝到兴头上,忽然有两个士兵捆了一个人押到楚王面前。楚王见状忙问:“这是什么人,犯了什么罪?”
“启禀大王,这个人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一个士兵回答。
楚王看了看晏子,说:“齐国人生来就会偷盗吗?”
原来这又是楚王的诡计,想要借此让晏子下不了台。
“晏婴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味道甜美的柑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味道微苦的枸(gou)橘。它们的叶子看起来相似,而味道却大有不同,这是水土不同的缘故。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却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晏子不紧不慢地回答。
楚王哑口无言,只能叹息道:“圣人不是能随便开玩笑的。我真是自讨没趣。”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