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爷爷写科幻·潘家铮科幻作品集:蛇人》:
第二天,芳兰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优美乐曲中慢慢醒来。她刚睁开眼睛,耳朵里就响起温柔的声音:“早上好。现在是早晨6点整,您已经准时醒来了。昨天的睡眠完全按照您的指示执行。您在睡梦中讲过两次梦话,如果要复听,请按下放音键,您如果还要了解梦境,请按下回放键。您起床后请将本仪器放回原处,五分钟后本仪器将自动切断电源。”
芳兰看到窗外已出现鱼肚色,一骨碌地爬了起来,也没有心思听自己讲过的梦话,她放好睡眠仪,匆忙进卫生间梳洗。这里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她只要设定一些参数——偷懒的也可不设,仪器会按照“常规梳洗”执行——把头伸进洗脸机,就可以得到自动、全面和精确的服务,喷水、淋香波、冲洗、洗脸,在嘴里喷清洁液并漱口刷牙,吹干、梳理头发,最后还在她的小嘴里塞进一小粒口香糖。
梳洗后芳兰下了楼,发现陈教授已在书房中工作了。她道过早安,问清早餐的要求,做好一顿丰盛的美式早膳。她服侍陈教授用过早餐,及时呼来了地下车库中的小车,送陈教授出门上班。陈教授满意地握住她的手道谢:“孩子,我去了,家里一切交给你处理了。有些设备你还不熟悉,要看清说明书再用。有什么问题打电话给我。”
陈教授走后,芳兰轻松了不少:“现在这家里是我一个人的天下了。”她自己对自己说。她先花了一点儿时间把每个房间里外都“考察”了一遍。好在现在每扇门都已认识她,只要她站在门口说一声“我可以进来吗?”房门就照例开启了。确实没有什么不能进去的密室。房子虽大,陈教授以前也未雇用家政员,倒并不很脏。她开始搞清洁工作。其实,所谓清洁工作也不都是体力劳动。陈教授虽然没有买一台“平儿”或“袭人”,那自制的小设备着实不少,什么自动吸尘器、智能擦窗器、叠被换枕机……衣服呢,多数是一次性的,要送入综合洗熨机的并不多。要偷懒一些,完全可以用嘴巴指挥这些小东西去执行任务。但芳兰发誓要做出成绩,而且她始终认定机器人做不过她,所以还是人机并用。她首先集中全力、精心“加工”客厅和书房。一天下来倒也有些累。当然成果卓越,陈教授晚上回家时只感到眼前一亮。那客厅从地板、墙壁到每个角落,都像擦过一层油似的闪闪发光,纤毫不染。书房内经过芳兰的精心设计和劳动,更显出新意。不仅书刊资料本本擦拭过,排列得井井有条,小纪念品也布置得十分得体,墙角处还放上一盆鲜花,吐出阵阵幽香。陈教授很意外,一时说不出话来。
“教授,这花的颜色和香气能中你的意吗?我想你是位严肃的学者,一般喜爱淡雅的花和茉莉型香气,虽然《家政学》里说以轻微的檀香型为好。”
“太中意了!”陈教授高兴地说,“姚主任讲得没有错,你确实是位百里挑一的优秀家政员。看来三级工资太委屈了你。好好干吧,我不会亏待你的。我相信霞儿回来一定也喜欢你的。对了,霞儿比你还小一岁,生性非常活泼,血型是少见的OR型,你根据这些去布置她的房间吧。”
芳兰还是第一次受到雇主这样热情的赞扬,心中那份高兴简直说不出来,她要“干到底”的决心就更强了。她听到晓霞的血型是OR型,不由得心中一震,因为她也是OR型的,这是一种十分少见的血型,想不到在这里却出现了两个,难道她和陈家真有些缘分吗?
有话即长、无话则短,一转眼芳兰已在陈家干了一星期,她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家政学》中的理论,和她的经验与创新,夜以继日的努力,使这幢小楼几乎“旧貌换新颜”,间间房子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一桌一椅都布置在最妥当的位置。
陈教授从满意到惊讶,满意度与时俱进。他多少已知道芳兰家中的困境,主动把她的工资标准提到五级,免除了应由芳兰负担一半的“公司手续费”,为她买了好些衣服、鞋袜,还破天荒地发了笔为数不少的“安家费”给她。芳兰推辞不掉,高高兴兴地把所有收下的钱汇给了家乡的医院,解了燃眉之急。
陈教授在客厅的小柜子抽屉里放着一些零钱和一张银行卡,一切日常开支都让芳兰自取自用。对陈教授这种推心置腹的信任,芳兰心知肚明。她用一本小册子详详细细记明哪怕是一分钱的开支。其实,主要的开支就是食物和日常用品采购费。芳兰已基本摸清陈教授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嗜好,每天变换花样烹调出合他口味的膳食。至于她自己则躲在厨房里用餐,吃得极其简单,她要为陈教授节省每一分钱。甚至有时陈教授责怪她了:“芳兰,我虽然不是大款,多少也算个高级知识分子,中产阶层,你干吗吃得这么艰苦,你不嫌苦,我还怕被人家看到了要说我苛待保姆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