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史可以知兴替,可以辨是非,可以正人伦,可以益心智。《贞观政要》正是这样一部利于个人修身、治家理政、建功立业的经典。
《贞观政要》成书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当时虽处盛唐,但社会危机已渐露端倪。作为一名敏锐且尽责的史官,吴兢感到有必要总结“贞观盛世”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施政典范,以确保李唐王朝长治久安。故撰此书,是为垂世立教,义在惩劝。
贯穿《贞观政要》的核心思想是居安思危,即忧患意识。它是《贞观政要》立书的根本,也是“贞观之治”的密码。此书主题突出,引喻精辟,议论锋锐,语意恳切,发人深思。若能静心细读,必将从前人的智慧中获益良多。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龙岗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贞观之治施政经验全面总结,后世帝王建功立业必读之书。
弘济苍生,肇造区夏,丰功伟业,尽在《政要》。
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吴兢)
能用贤纳谏而治天下者,未有如此之盛焉。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