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郑渊洁全集10》:
刚才说了,我也是双面人,我在家说话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特别是对孩子。我在外维权时,会声色俱厉。我正在改正这个缺点,我觉得维权也可以和颜悦色。我想,人的潜意识里可能有时会有当双面人的需求。甚至有这样的基因。如果家长也有双面人基因,我建议倒过来,将对外人和颜悦色对孩子和家人声色俱厉改为对外人声色俱厉对孩子和家人和颜悦色。这样对您的孩子的成长有利。
咱们假设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对外人说话特别和气,而对孩子特别呵斥,孩子会认为自己不优秀,一开始他会努力试图改变这种待遇,然而当他发现无论他怎么努力,爸爸妈妈和他说话时依然声色俱厉,他会怎么想?
我们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您在公司里总是被老板呵斥,您一开始会认为自己不优秀吧?您试图改变,您努力,当您发现无论您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时,您会认定自己在这家公司没有前途。您可能会跳槽。您的孩子不能跳槽,但孩子的心能跳槽。孩子的心一旦跳槽,在成长途中形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局面,这个“汉”,就是无家可归,人在家里,心在外游荡,居无定所、孤独、失落,双亲在身边但孩子感觉举目无亲。
经济学上有蝴蝶效应。一只亚马逊丛林里的蝴蝶抖动了一下翅膀,可能环环相扣一直影响到纽约股市波动。双面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声色俱厉一次,也会产生蝴蝶效应,可能影响到孩子数十年后某次重要决定的对错。我有一篇作品叫《跟踪迂怒链》,皮皮鲁发明了一台跟踪迁怒仪,他用这台仪器目睹了高中生庞晓风一次放学时自行车气门芯被人拔走,由此产生怒气,这股怒气像传染病那样通过人际传播在世界周游,二十年后又和庞晓风遭遇,搅黄了他的三十八岁生日。
真实生活其实比童话还夸张。双面人父母每次对孩子的声色俱厉,都可能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产生蝴蝶效应。孩子还会受父母影响,也成为这样的双面人。
我认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现在观察一个人,首先看他的孩子。通过孩子,我就能看出父母怎么样。我和朋友相识没几天,我会要求见人家的孩子,我说我给你的孩子唱堂会,一对一讲课吧。其实我是居心叵测以此对朋友作出判断,以此决定这个朋友能不能交。这样的判断方法特别准确省时,屡试不爽。
在外和颜悦色在家声色俱厉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的可能性极大。于是代代相传,恶性循环。
还有一种家长和孩子相处时是过管人的瘾,只要和孩子处于同一空间,他就要教训孩子,管孩子。让孩子无所适从,怎么都不行。其实很有必要开一家“戒家长管孩子瘾诊所”。所有的孩子都有长处。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发现孩子的长处,告诉他什么地方行。错误的方法是,发现孩子的短处,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
还有的家长怎么看孩子都不顺眼。
我弟弟郑毅洁养信鸽挺有名。有一年,他的鸽舍诞生了一只腿有残疾的信鸽。大家知道,高速飞机在起飞后为了保证速度,要将起落架收回到机身里。各种鸟在飞行时也要将腿回收到腹下。而这只瘸鸽由于一只腿有残疾不能收回到腹下只能悬吊在身体外,因此它无法飞直线。作为信鸽,我弟弟认为它已经没有价值,他决定采用一种仁义的方式放弃它,送它参加一次一千公里的超长距离竞翔大赛。一千公里的竞翔大赛,别说拿名次,能归巢的鸽子都属于凤毛麟角。童话都不敢这么写的事情发生了,这只瘸鸽获得了冠军!我们现在也想不明白它是怎么飞回来的,但我们知道,它是用生命证明给我们看:它行。2006年4月30日,我和弟弟带这只瘸鸽做客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节目。我们当初对这只瘸鸽看走了眼。
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也会看走眼,怎么看孩子都不顺眼,和孩子说话总是用训斥的口气。我认为这对孩子的伤害会非常大。我们的那只瘸鸽还有机会通过参加一千公里竞翔大赛来证明自己,而孩子有可能连这样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和孩子相处时,请记住有话好好说。如果做不到对内对外都和颜悦色,为了孩子的幸福,身心健康成长,那就在外声色俱厉,在家和颜悦色。记住我在《朗读者》的经历:真情可以让声音变得美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