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上编
看山
上游的孩子
致海
腹地
茶馆
巫山神女峰
过渡地带
那山那人那狗
我的太阳
看山
十二点
碑林和它的现代舞蹈者
更年
如约
剥离
我住在我的名字里
和声
红叶
海魂
和声
时代
蓝色的幕布
飞鱼
夏日
山野回旋曲
秋光奏鸣曲
悬崖旁有棵要飞的树
暴风雨
铃兰
草叶
枫
白杨
一棵小树
古银杏
绿雪花
仙人掌
无花果
白皮松
……
生命之旅
寻找那只奇异的鸟
淡季
印若集
尔后
下编
天生丽质
【卷二】
【辑一】
“汉语诗心”与“汉语诗性”散论
浅近的自由——说新诗是种“弱诗歌”
蓝色反应与另一种汉诗——有关新诗与外国诗歌译介的几点思考
诗心、诗体与汉语诗性——对新诗及当代诗歌的几点反思
“味其道”与“理其道”——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从“别立新宗”到“百年和解”——新诗百年反思兼谈汉语诗歌之“大传统”与“小传统”
【辑二】
我写《天生丽质》-兼谈新诗语言问题
“动态诗学”与“现代汉诗”——再谈“新诗标准问题”
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语言问题
怎样的“口语”以及“叙事”——“口语诗”问题之我见
关于“字思维”与现代汉诗的几点断想
现代汉诗语言的“常”与“变”——兼谈小诗创作的当下意义
现代汉诗杂记——读瞿小松《音乐杂记》随想
【辑三】
诗性、诗形与非诗
诗与歌
诗与道
小众与大众
说“懂”与“不懂”
小析“语境透明”
不期而遇的诗意之旅
诗美三层次
为诗消肿
一首好诗的原型与变体
【辑四】
终结与起点——关于第三代后的诗学断想
1995:散落于夏季的诗学断想
拓殖、收摄与在路上——现代汉诗的本体特征及语言转型
新诗与新世纪
口语、禅味与本土意识——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诗歌
重涉:典律的生成——当前新诗问题的几点思考
“自由之轻”与“角色之祟”——有关“新世纪诗歌”十年的几点思考
“后消费时代”汉语新诗问题谈片——从几个关键词说开去
【辑五】
不可或缺的浪漫与梦想——也谈新诗与浪漫主义
角色意识与女性诗歌
论作为生命与生活方式的女性诗歌写作
梳理、整合与重建——《中国新诗总系》初读谫论
独得之秘别开一界——“当代新诗话”丛书编选前言
汉语之批评或批评之文章——评胡亮《阐释之雪》兼谈批评文体问题
当代新诗批评的有效性与文体自觉
小于“一”,或大于“十二”——有关北岛评价的一个个案分析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