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心灵探秘:心理疾病的识别与应对120问
0.00     定价 ¥ 39.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8735762
  • 出 版 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唐海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执业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相关专业文章1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心灵探秘:心理疾病的识别与应对120问》根据教育部统编教材《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体系,把大学常见的几大类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人格障碍、应激障碍、心身疾病等进行归类,并按照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等板块进行内容编写。笔者希望通过这120个问题的回答,大限度地把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展示给大学生和辅导员,提高大家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使大家了解各类心理疾病基本的治疗方法。《心灵探秘:心理疾病的识别与应对120问》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现心理疾病学生的早期识别和及时转介,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心理疾病是化了魔鬼妆的天使,让人们有所学习,有所成长。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祝福辅导员们在帮助学生应对心理疾病过程中拥有更慈悲、更柔软、更弹性、更广阔的内心世界。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教授,全国知名心理咨询专家 李焰
  
  ★当一个人溺水的时候,并不是教TA游泳的合适时机;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好是给予专业的帮助而不是说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授,心理咨询专家 魏萍
  
  ★每个人都只来世间一次,为何不努力让属于自己的每个日子都闪闪发光?当你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无论哭还是笑,都值得,因为“成为自己”珍贵。
  ——长安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知名团体心理咨询专家 贠丽萍
展开
精彩书摘
  《心灵探秘:心理疾病的识别与应对120问》:
  (3)乐趣丧失。它是指患者无法从生活之中体验到乐趣,或者叫快感缺失。
  以上三种主要症状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互为因果,但是也有不少患者只是以其中某种或者两种症状为突出。有的患者不认为自己情绪不好,但是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抑郁症患者有时可以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活动,主要是由自己单独参与的活动,如看书、看电影、看电视、从事体育活动等,表面看来患者的兴趣仍然存在,但是进一步询问可以发现患者无法在这些活动之中获得乐趣,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消磨时间,或者希望能够从悲观失望之中摆脱出来。
  2.心理症状群
  抑郁发作包含许多心理学症状,可以分为心理学伴随症状(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自知力等)和精神运动性症状(精神运动性迟滞与精神运动性激越等)。
  (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而且经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观的焦虑症状可以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胸闷、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躯体症状可以掩盖主观的焦虑体验而成为临床主诉。
  (2)自责自罪。患者对自己以往的一些轻微过失或者错误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别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患病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时患者会对自己的过失无限制地“上纲上线”,达到妄想的程度。
  (3)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妄想或者幻觉,内容与抑郁状态和谐的称为与心境相和谐的妄想,如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躯体疾病或者灾难妄想、嘲弄性或者谴责性的听幻觉等;而内容与抑郁状态不和谐的称为与心境不和谐的妄想,如被害或者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等。这些妄想一般不具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如原发性、荒谬性等。
  (4)认知症状。抑郁症伴发的认知症状主要是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这类症状是可逆性的,能随治疗的有效而缓解。认知扭曲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如对各种事物均做出悲观的解释,将周围的一切都看成是灰色的。
  (5)自杀观念和行为。抑郁症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轻者常常会想到与死亡相关的内容,或者感到活着没有意思,没劲;严重者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希望毫无痛苦地死去;更严重者则会主动寻找自杀的方法。抑郁症患者最终会有10%-15%死于自杀。偶尔患者会出现所谓的“扩大性自杀”,患者可在杀死数人后再自杀,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6)自知力。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存在明显自杀倾向者自知力可能有所扭曲甚至缺乏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清醒认识,甚至完全失去求治愿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自知力不完整甚至完全丧失自知力的比例增高。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的自知力保持完整的程度不如单相抑郁症患者。
  (7)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精神运动性迟滞患者在心理上表现为思维发动的迟缓和思流缓慢,患者将之表述为“脑子好像是没有上润滑油”,同时会伴有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在行动上表现为运动迟缓、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可以达到木僵的程度。精神运动性激越患者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但是由于无法集中注意来思考一个中心议题,因此思维效率下降,无法进行创造性思考;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有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烦躁。
  3.躯体症状
  主要的躯体症状有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减退、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疼痛、周身不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1)睡眠紊乱。它是抑郁状态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也是不少患者的主诉。表现为早段失眠、中段失眠、末段失眠、睡眠感缺失等,其中以早段失眠最为多见,而以末段失眠(早醒)最具有特征性。与这些典型表现不同的是,不典型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贪睡的情况。
  (2)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大约为70%。轻者表现为食不甘昧,但是进食量不一定出现明显减少,此时患者体重改变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明显;严重者完全丧失进食的欲望,体重明显下降,甚至营养不良。不典型抑郁症患者则可见有食欲亢进和体重增加。
  (3)性功能减退。其可以是性欲的减退乃至完全丧失。有些患者勉强维持有性行为,但是无法从中体验到乐趣。
  (4)精力丧失。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不愿意见人。有时与精神运动性迟滞相互伴随。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是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
  (5)晨重夜轻。即情绪在晨间加重,患者清晨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拔;在下午和晚间则有所减轻。此症状是“内源性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有些心因性抑郁患者的症状可能在下午或者晚间加重,与之恰恰相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精神障碍概述
Q1. 什么是精神障碍?我国精神障碍的发病情况如何?
Q2. 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区别?
Q3. 如何鉴别诈病与真正的精神病?
Q4. 精神障碍发病原因有哪些?
Q5.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标准是什么?
Q6. 严重精神障碍危险性评估分几级及其干预方法?精神残疾是如何分类的?
Q7. 感知觉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Q8. 思维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Q9. 什么是精神病中的妄想?
Q10. 什么是自知力?如何判断精神障碍患者自知力是否存在?
Q11. 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Q12. 意志行为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
Q13.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Q14.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Q15.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Q16. 精神分裂症分哪些类型?
Q17. 什么是偏执性精神分裂症?
Q18. 什么是青春型精神分裂症?什么是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Q20. 什么是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Q21. 如何早期发现精神分裂症?
Q2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到底有多高?
Q23. 精神分裂症可以免费治疗吗?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Q24. 精神分裂症要吃药多久?精神分裂症治疗一个月只打一针可以吗?

第三章 心境障碍
Q25. 什么是心境障碍?发病原因有哪些?
Q26. 如何区别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Q27. 什么是抑郁发作?有哪些表现?
Q28. 什么是躁狂发作?有哪些表现?
Q29. 什么是双相障碍?
Q30. 双相障碍的治疗原则与方法是什么?如何预防?
Q31. 什么是恶劣心境障碍?
Q32. 什么是环性心境障碍?
Q33. 什么是难治性抑郁症?
Q34. 什么是微笑抑郁症?什么是季节性抑郁症?
Q35. 抑郁症的快速识别方法?
Q36. 抑郁症治疗的目标、 原则及正规治疗过程是什么?
Q37. 抑郁症药物治疗中出现严重副作用怎么办?
Q38.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断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有强烈的念头呢?
Q39. 抑郁症的综合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
Q40. 什么是抑郁症的光照疗法?什么是动物辅助疗法?

第四章 神经症
Q41. 什么是神经症?发生原因是什么?
Q42. 什么是强迫症?
Q43. 什么是焦虑症?
Q44. 什么是恐怖症?
Q45. 什么是疑病症?
Q46. 什么是神经衰弱?
Q47. 什么是癔病?什么是神游症?什么是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