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伊森·凯什教授(Ethan Katsh)是美国国家技术与争议解决中心主任,马萨诸塞州大学法学院阿默斯特荣誉教授。他是美国乃至世界上被学界和实务界广泛认可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领域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他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是世界上*早一批清楚认识到并预测新兴信息技术将对法律产生影响的法律学者之一。他在《数字媒体与法律变革》(牛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和《数字世界的法》”(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两部著作中,成功预测了许多法律变革和法律界的变化,这些都被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证实。除了理论研究,伊森·凯什教授也是司法实践和实证方面的专家。1999年,他加入eBay纠纷解决的试验性项目的设计,随后他们所设计的产品“在线申诉办公室”(Online Ombuds Office)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美国国家技术与争端解决中心(NCTDR)诞生。短短两周内,这个在线调解项目帮助eBay处理了大约200件纠纷,初见功效。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发展为SquareTrade,后者成为当时美国乃至全球*负盛名的在线调解服务供应商,帮助eBay处理了涉及120个国家的80多万件争议。2001年,伊森·凯什教授开始与珍妮特·里夫金(Janet Rifkin)合作,进行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撰写《在线争议解决:解决网络空间冲突》,成为世界上第*部关于ODR的专著。 此后,他发表了许多关于ODR的文章,并共同创建“在线争议解决:理论与实践”杂志,并于2012年获得了国际冲突解决协会报刊书籍奖。2017年,他与年轻的副教授奥娜·拉比诺维奇·艾尼合作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数字正义:当纠纷解决遇见互联网科技》。本书一经出版就获得举世瞩目,因为这本书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正义理念,将司法的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法院、在线纠纷解决机制都归入帮助当事人实现数字正义理念的司法改革措施和未来发展趋势。该书获得美国律师协会纠纷解决领域2017年特别贡献奖。
Orna Rabinovich-Einy:奥娜·拉比诺维奇·艾尼是以色列北部*大型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海法大学的高级讲师(终身教职),她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在线纠纷解决(ODR)及民事程序方面有极深的理论造诣,目前她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纠纷解决系统的关系研究,争端解决系统设计以及技术对争端解决的影响。她还是海法大学法律与社会论坛、海法大学法律与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与争端解决中心的研究员。她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同时拥有以色列(1998)及纽约(2001)两大法域的律师执业资格。
译者简介:
赵蕾: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高人民法院法律研修学者 、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研究员、新浪互联网法律研究院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司法仲裁与调解法律服务公司(JAMS)国际培训项目成员以及美国联邦司法中心(FJC)国际研究员。曾在《新华文摘》《法学家》《当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翻译等50余篇;主要参与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获得国家*奖励3次;在司法实务方面担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调解员,广州仲裁委仲裁员,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东莞第二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以及腾讯研究院的腾研识者。
赵精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信息安全方向博士研究生(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培养),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网络法、计算法学、民商法学研究,长期关注科技与法律交叉、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翻译数篇,并有部分被新华文章全文转载。代表作包括《网络安全漏洞挖掘的法律规制研究》《论代码的可规制性:计算法律学的基础与新发展》,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另有译著一二。
曹建峰:腾讯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未来科技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华东政法大学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主要从事互联网法律政策和前沿科技研究,关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法律交叉领域、平台法、数据治理、法律科技、网络知识产权等,参与撰写《人工智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等专著,代表作包括《论人工智能的民事责任:以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从欧盟“被遗忘权”看网络治理规则的选择》《人工智能:机器歧视及应对之策》《法律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民法总则数据保护路径:概括式保护及与知识产权协调》,在《法律科学》《大数据》《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行政改革内参》《学习时报》《法制日报》、FT中文网、腾讯研究院公众号等各类媒体上发表论文、文章上百篇。
展开
——薛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网络上发生,争议解决机制也将逐渐转移到网络空间中来。这本著作率先深刻地阐发了这一趋势,兼具启发性和创造性。本书作者提出了诸多深刻洞见,指出了“低成本”和“易接近”是网络空间争议解决机制*重要的特点。此外,作者还周密地论述了另一个重要话题:利用数字技术预防纠纷。如果您希望了解数字技术在未来纠纷解决中扮演的角色,建议您阅读这本扛鼎之作。
——罗伯特·莫杰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科技法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正在不断探索创新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但我们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读完《数字正义》,你一定会对ODR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会思考如何才能从非正义迈向数字正义的未来。
——龙飞,*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
在中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迅速发展实现了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互补衔接,推动了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谓纠纷解决模式的“第*次飞跃”。从长远来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宽纠纷解决格局,推动线上线下的深度配合、诉讼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绝对是值得期待的“第二次飞跃”。这本书为我们实现“第二次飞跃”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何帆,*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规划处处长
数字时代的纠纷解决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相较于各类ODR平台的快速发展,在线纠纷解决理论略显滞后。相信《数字正义》中文版将为我国互联网与司法界带来崭新的全球视野与经验指引!
——张长昊,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技术负责人、新视云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