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探讨五四小说与诗性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重点探讨五四小说对诗性传统的中断与续接以及五四小说如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诗性建构。作者借助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对五四小说中的诗性传统因素、五四诗性存在状况以及诗性美学特征进行考查,总结五四小说诗性生成的经验和教训,为当前小说创作提供借鉴。
绪 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是诗歌的大国,袁行霈指出:“中国文学的长河,是以诗歌为主流的。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也有三千多年了。…… 如果说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主流,那么抒情诗便是这主流中的主流,因而,抒情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诗性传统和诗性精神,诗歌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瑰宝。从远古时代的古歌到《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戏剧和小说,无不体现出诗性特质。即使是传统文言叙事文本,也略于记“事”而详于“事”之外的情与理,有学者指出,“即使在《虬髯客传》等知名的文言小说当中,叙事也有意无意地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也即叙事给诗性的生成留下了空间。这种诗性特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表现,更是一种精神诉求,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作为文化传统而言,诗性必将对民族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精神而言,诗性精神必将渗透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灌注于文学作品之中。
一
20 世纪中国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时期,一个是五四时期,一个是80 年代,这两个时期都具有明显的启蒙特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与科学,借鉴西方现代文明,批判传统文化以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80 年代,在经历各种文化(文艺) 批判运动之后,我国知识界重启五四启蒙传统,把眼光重新投向西方,重新关注和吸纳西方的现代文明。这两个时代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外国文明,借以改造民众思想和革新大众观念,因而都经历了一种自我否定和重获生机的过程,其间贯穿着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选择与处置问题。就文学领域来看,两个时期在处理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时,都面临着如何对待诗性传统的问题,或者说诗性传统面临着如何寻找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生成路径的问题。这两个时期都经历过诗性传统中断与续接的过程,不过五四时期是先中断后续接,而80 年代是先续接而后逐渐中断。
晚清的维新改良运动也罢,五四新文化运动也罢,目的都是要传播西方现代文明,达到新民救国的目的。五四知识分子在传播西方文明时对本土的传统文化进行否定和批判,这种批判甚至显得较为极端,以至于造成了某些文化传统比如诗性传统的中断。直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取得成功后,五四知识分子才又逐渐回归传统,重新对诗性传统进行了续接和发展。20 世纪70 年代,“文革”结束后,新时期的作家们主动对五四启蒙传统进行了续接,重新开启了启蒙的时代阀门,80 年代成为一个激情高涨、诗意飞扬的时代,诗性精神也得以回归,诗性传统也得以续接。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并主导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诗性精神也便逐渐弱化。当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之时,不少人在对物质名利的追求中丧失了道德底线,由传统社会对“明理”的追求变为现代社会对“名利”的追逐。人文精神特别是诗性精神遭到削弱,甚至出现了一定的中断或衰落。
……
绪论/001
第一章 民族文学诗性传统概述/009
第一节 民族诗性传统的构成要素/012
第二节 诗性内容的演变/020
第三节 诗性形式的演变/027
第四节 诗性精神的内涵及特点/030
第五节 诗性传统中的境界之美/038
第六节 传统小说对诗性质素的吸纳与融合/ 039
第二章 晚清至五四时期诗性传统的中断/048
第一节 时间观念对诗性传统的冲击/049
第二节 观物方式对诗性传统的中断/055
第三节 白话文运动对诗性传统的中断/059
第四节 写实主义对诗性传统的中断/070
第三章 诗性传统续接重建的动因/076
第一节 文人传统与诗性精神/076
第二节 叙事模式的转换/082
第三节 文学资源的融通/084
第四节 语言观的多元化趋向/089
第五节 诗性审美的理论倡导/095
第四章 五四小说诗性内容的建构/103
第一节 创作观念的现代转向/104
第二节 小说内容的现代转型/125
第三节 小说题材的重新选择/135
第四节 彰显启蒙意识的诗性精神/150
第五章 五四小说诗性形式的建构/165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转变/167
第二节 小说语言的诗化策略/179
第三节 小说意象与诗性生成/200
第四节 叙事空间的诗化策略/216
第五节 文体变化与诗性建构/238
第六节 五四小说的诗性意境/252
第六章 五四小说的诗性解读/258
第一节 乡土社会中的主观情绪/259
第二节 启蒙视域下的现实抒写/278
第三节 狂飙突进的自我写真/290
第四节 理性诉求下的诗性表达/306
第五节 革命叙写中的发愤抒情/318
结语/330
参考书目/334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