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卫报》《今日美国》多家媒体一致推荐。
◆ 英国图书俱乐部Richard&Judy Book Club 2020年度重磅好书!
◆英国销量突破20万册,英国亚马逊电子书、有声书排行榜NO.1
◆女主人公古怪可爱,既美且飒,让人印象深刻难忘。她不喜欢毫无进取心的孙子,她想让自己的财富发挥正向的价值,她去南极考察,追随企鹅们的脚步。当读者因此而认为她的古怪天生而来时,随着薇若妮卡少女时期的日记的公开,她的悲伤过去也一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她用事实告诉读者,如果说教和引导是给予别人的一点关爱,那么行动和冒险便是给予自己的一种浪漫。
◆人生海海,如何在离别与悲伤中活出自己应有的样子,这个故事具有强大治愈力和冲击力。年轻时,身体里的冒险因子时刻向现实叫嚣着——要改变,要折腾,要不安于命。而到了人生的下半场,这种斗志和勇气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如果有人告诉你,86岁的奶奶要去南极,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但这本书告诉你,改变永远不会晚,只要你愿
意,此刻就可以。
◆一个脾气暴躁、意志坚定的老奶奶,一个邋里邋遢、自我放弃的年轻人,还有一只摇摇晃晃、可可爱爱的小企鹅。不寻常的角色组合,不寻常的阅读体验。
◆虽然主人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但它却没有大幅的渲染这种悲痛,这反而让人觉得这本书很酷。它没有把大篇幅留给过去,而是留给了有更多可能的现在。
童年时,父亲曾对我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类人,有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糟,有人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变化,有人则让这个世界更好。你要尽可能成为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
我叫薇若妮卡。我86岁这一年,决定去南极。
我的不请自来一定让他们很生气,更何况没人喜欢和一个个性比红咖喱还火辣、固执得像野山羊一样的人待在一起。后来,我不听安排,擅自跑进南极的冰天雪地里,生了重病。再后来,那艘本该载我回去的补给船却送来了我那疯狂的孙子。这真是够他们受的。
我和三位科学家斗智斗勇,救了一只小企鹅,并在南极为我的孙子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女朋友
29 薇若妮卡
我凝望着那一片巨大的、躁动的阿德利企鹅的黑白海洋,在我目之所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企鹅与企鹅在互动。每一只企鹅在自己的社群里都显得那么自在。它们似乎很能融入自己的同类,可我却从来没能像这样融入我的人类同胞群体。我又一次对自己的过去产生了强烈的感受。
有时候,记忆会在你心灵的缝隙里落满灰尘,有时它们像影子一样在你头顶盘旋,有时它们又会举着大棒在你身后追赶。
……
“薇若妮卡,你好像在想心事呀?”
“怎么,有什么法律不准我想吗?”我生硬地问。
天空从蓝色变成淡紫色,又从淡紫色变成了墨灰色。我和特里已经在外面待了好几个小时了。这里还是隔一段路就会有成堆的企鹅尸体,被冰封成了木乃伊。我尽量不去看它们。
活着的企鹅并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悲伤或自怜上,它们太忙了。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企鹅宝宝降生。这些滑稽的小动物,和它们的父母一模一样,只是更加矮胖,更加毛茸茸。成年企鹅则轮流去海里觅食,回来的时候全都大腹便便,嘴对嘴地把反刍的磷虾喂给幼崽。第一批小企鹅已经长大了,开始走出巢穴,在小水坑和泥泞中蹒跚学步,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叫声。
我看到一个格外瘦小的身影,虚弱地在社群边缘游荡。这只企鹅宝宝是灰色的,全身都湿透了,它似乎迷失了方向。它走得特别慢,走上几步就停下来四下看看,它先是抬起头,又歪过头,带着乞求的神情看着其他企鹅。企鹅们并没有为此停下它们的日常例行事务—闲谈、争吵,在自己的巢穴中蠕动,提供和接受反刍后的鱼。可这一只企鹅宝宝,它看起来很孤立,很害怕。
“它的父母在哪里?”我问特里。
“可能已经死了。可能被海豹抓走了,或是困在冰缝里了之类的。总之它们应该是不会回来了。它们不可能就这样离开它的,它还太小呢。
噢,可怜的小家伙!”
企鹅宝宝跌跌撞撞地走向一只坐在巢里的成年企鹅,它啄了几下把它赶跑了。
“它活不了多久了,”特里说,“它很快会死于饥饿或寒冷。”
“难道我们就什么也做不了吗?”我感到万分惊愕。
“对不起,薇若妮卡,不行。我们的规矩就是不干涉。大自然有时候是残酷的。”
“你们的规矩?”我问道。我对这个词充满了轻蔑,我讨厌“规矩”。
人类总是在制定各种规矩,来达到一个普遍的目的,但之后总会被这些规矩所困,成为它们的奴隶。人们会觉得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服从这些规矩,而盲目地无视常识或善良。眼下这个“规矩”就是这种荒谬情况的典型案例。
“是的,我们的规矩。”特里回答道,“人类的干涉对野生动物造成的伤害是难以置信的,我们最好让大自然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否则,很可能带来的弊大于利。”
我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愤怒:“那么如果没有你们这宝贵的‘规矩’,我们有办法救这个孩子吗?”
她难过地摇摇头。
这个答案可不合适,我绝对不会就这么算了。我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
“嗯,我想如果我们想要人工喂养刚孵出来的小企鹅,它存活下来的概率会很小,”她承认道,“但那只是理论上的概率。不过它可能会变得依赖我们,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个项目是为了保护野生的企鹅,让它们在自己的栖息地好好繁衍生息,而不是把它们当成宠物来喂养。”
我试图消化这个观点,可这感觉如此不自然,我觉得像是在消化一颗生了锈的螺丝钉。
她走开了,去拍摄一对企鹅父母给一只胖乎乎的蹒跚学步的小企鹅喂鱼的画面。我的视线却离不开那只孤儿宝宝。他(我已经把它看成“他”了)蹒跚着朝这个方向走走,又朝那个方向走走。我看得入了迷,仿佛自己和那小家伙有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我能体会到他的感受:寒冷,迷茫,孤独,失落……他以为一定很快就能得到帮助……但却什么也没有。
我快步走向特里,用刺耳的高音和她说话,好掩盖我嗓子眼里传出的哽咽。“特里,我们得为那只企鹅宝宝做点什么,否则我拒绝再出现在你的博客上。”
特里放下相机,不安地看向我的脸。她的视线在搜寻,似乎不太理解我,似乎我做了什么完全不合常理的事情。
“你是真的很在意,是不是?”她终于开口了,“感情用事并没有好处,薇若妮卡。说真的,关注个体是没有意义的。哪些企鹅活着,哪些企鹅死去,大自然会做出选择。我很抱歉,但事情就是这样的。试着忘掉那只小企鹅,看看其他快乐的企鹅吧。”
她这是让我做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此时此刻,我对所有快乐的企鹅都不感兴趣,这个失落迷茫的小家伙吸引了我所有的注意力。他现在垂头丧气,是真的垂头丧气。他的侧鳍耷拉在身体的两侧,喙垂向冰冷的地面,那里很快将成为他的坟墓。
我不相信特里是个如此不讲道理的人,她只是被几个愚蠢的男人洗脑了。如果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如果让他们知道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或许他们能够觉悟。我也没有清高到不屑于利用人类的贪婪的程度。
“如果你想办法救下这个小家伙,把他的照片放到你的博客上,肯定所有人都会喜欢他,他是那么……”我清了清嗓子,“比起放弃他,这样你们能获得更多正向的宣传。”
特里一动不动。我能看到各种念头在她脑子里飞速旋转,她的眼睛里开始闪现各种可能性。“嗯,就宣传而言,你说得有道理。日常生活中可没有多少东西能有小企鹅这么可爱,我想公众一定会对他产生好感的。”
“就是!”我叫出了声,“有了这么一只可爱的小吉祥物,人们会更愿意为项目捐款的。”我等着她衡量这件事的利弊。
“我非常怀疑我们能说服迈克和迪特里希,但我想多少还是有点可能的。我们可以试试。”
“如果可以,那就必须试试。”
我得给自己一个评价:我总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特里把她的东西放在地上,说:“我试试看能不能抓住那个小家伙。”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身家百万的薇若妮卡生活在英国一座古老的城堡里,她脾气古怪,聪明又可爱。为了安排好巨额家产,薇若妮卡决定亲自飞去南极,考察并持续资助一个企鹅环保研究项目,可她已经86岁啦……故事有趣、经历丰富,引人入胜,了不起的薇若妮卡能给人带来振奋人心的力量。—《每日快报》
一本很不错的女性文学读物,它带有典型的英式幽默,选择半书信体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主人公的过去,并从中向我们传达一种观念——想要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现在就出发吧,永远都不会晚。作者构思巧妙,人物塑造立体,故事层次丰富,文笔细腻动人。——温迪·瓦克斯,《今日美国》畅销书的作者
一段温暖而机智的自我发现之旅。故事优雅,有洞察力,充满爱心,让人欣喜。如果你正处于困难时期,正需要陪伴和改变,这本书很适合你。——《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