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以专著形式对法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符号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介。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遵循着指向目标的一些符号,是在弄清他的通路,是在遵循着一种地图,即他不是在那里学会动作,而是在学会意义。
《符号学思想论》全书是依照“国家—流派—代表人物”的总体研究思路,采取归纳、描写和对比的方法,对法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符号学思想进行分章研究。在每个“符号学王国”的研究中,又以时间为线索,探索该国符号学思想的渊源和发展历程,最后对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符号学思想进行挖掘和评介。全书共分为:前言、第一章法国符号学思想、第二章美国符号学思想、第三章俄罗斯符号学思想、第四章中国符号学思想、中国符号学的理论依归和学术精神(代结束语)等六部分。 在中外符号学研究界,本书首次以专著形式对法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符号学思想渊源、主要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介;以往的同类研究多在符号现象上下工夫,在思想体系上鲜有成果,本书将在此方面填补国内外空白。
《符号学思想论》一书,重新激起了人们对于建立世界时空下符号学全景观的热情。这样的一项事业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国家和学派有关符号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互补性,而不同的符号学研究则分享了有关意义世界、意指系统、传播系统和各种唯理研究的广大领域。因此,从该书第一章(法国符号学),中经第二章(美国符号学)和第三章(俄罗斯符号学),到第四章(中国符号学),每一个国家符号学研究的先驱者和其主要论题都得到了介绍,而其方向则是面向未来。 就在10余年前,我们感觉到了这类著述的必要性,于是,我们大胆地出版了《符号学问题》(Questions de sémiotique)一书,它对源于索绪尔传统的法国符号学研究和实践与源于皮尔斯研究成果的美国符号学做了比较;我们尽力将这两个我们最为熟悉的流派放在一起,从理论、方法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我们认为必须赶紧要做的一种系统对比,我们尤其强调了符号学应用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使得符号学在智力领域稳固地站稳了脚跟:例如艺术表达(戏剧,绘画,音乐和文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生物语言、报刊语言、广告、政治表达、固定图像分析和电影、对于口味和感觉领域中各种感知的分析与形式化表述、精细产品的品质评价(奢华用品,烹饪,时装、首饰等)。这部汇聚了集体智慧的书籍,在正确地介绍了各自理论背景之后,完整地重现了在多个领域已经成为经典的和不可绕过的诸多研究成就。把由巴黎符号学学派所实现的意指计算与由皮尔斯符号学对于同一些意指空间进行探讨的方式做(尽可能的)一一对比,可以使每个人在其具体的基础上对于两个学派进行比较和选择最适合自己目的的研究方式。对于这种计划的实施,使得我们可以在相比之下为两个流派的成果做了列举,这两个学派自1880年至今一直是极为活跃的。法兰西公学教授克鲁蒂娜•蒂耶瑟兰(Claudine Tiercelin)对于皮尔斯符号学做了介绍,因此在她的笔下,美国的皮尔斯符号学传统明显地就像是有关意指的一种哲学百科全书,同时伴有以下几种学科的影响:1)有关语言的哲学,其中包括在莫里斯之后聚焦符号学最大自然化过程的语义学流派;2)有关精神的哲学和整个人工智慧及认知科学领域;3)有关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被认为是根据传统逻辑学观点建立起来的;4)行为上学。主导欧洲符号学研究而尤其是巴黎符号学学派研究的索绪尔传统,并不在行而上学方面付出努力,而是尽力显示语言本身的逻辑,并丝毫不进入对于传统逻辑的依赖之中;相反,它不放弃审视对于多种科学的认识论,这一学派特别为艺术智慧实践者们所渴求,而置身于一种思辨的和哲学的姿态之中,它关系到由语言哲学所探讨的各种主题。欧洲符号学决定性地与作为仅仅依靠自身而产生的思辨亦称思想的形而上学哲学做了决裂。符号学研究的目的是显示那些抽象的图示机制,因为是它们在支撑着意义效果在社会生活中的构建与循环。这就关系到带有科学和技术目的的一项计划,该计划开始于几十年前对于深层语法的观察,它通过这些观察进行综合,并以一种严格地从抽象关系中推导出来的理论的形式得以继续,而这些抽象关系就包含在已有话语的意指得以建构的潜在语法运行之中。
前 言
第一章 法国符号学思想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结构论符号学
第三节 巴黎符号学学派
第二章 美国符号学思想
第一节 美国符号学概观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与皮尔斯的符号学革命
第三节 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
第四节 莫里斯的符号学思想
第五节 雅各布森的符号学思想
第六节 西比奥克的符号学思想
第三章 俄罗斯符号学思想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俄罗斯符号学思想的起源
第三节 俄罗斯符号学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第四节 俄罗斯当代符号学及其发展趋势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中国符号学思想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周易”的符号学思想
第三节 汉字的符号学研究
第四节 古代名学符号思想
第五节 李幼蒸的符号学思想
第六节 王铭玉的符号学思想
第七节 赵毅衡的符号学思想
第八节 结语 当代中国符号学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代结束语 中国符号学的理论依归和学术精神
中国符号学推荐书目
本书重要术语
本书重要人名
跋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