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李叔同:名如何 爱如何生命该如何
0.00     定价 ¥ 32.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7115700
  • 作      者:
    马文戈
  • 出 版 社 :
    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孤独却能孤独至灵魂丰满,从人间才子到佛门大师,修世情,修悲心。一个转身,他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


展开
作者简介

    马文戈,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文化学者,文化部乡土艺术中心文学顾问。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研究,擅长于历史人物的写作,文笔优美清新,描写细腻深情,能于宁静美丽的文字之中尽显人生情怀和生命感悟。发表文章著述数百万字。已出版作品:《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六位风流才子的悲喜人生》《桃李春风总关情:<诗经>里的古老爱情》《谁的红颜,谁的江山》《天下美文修心卷:世上最美的风景,不如回家的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曾有着对红尘深厚的爱,却在最绚烂至极的时候,突然斩断世情俗怨,抛妻别子,遁入空门,“索性做了和尚”。也许,这就是弘一大师李叔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作为一代高僧,弘一大师其人如大海,认真、宽容、超然别有极致;其言如诗文,才骨、风骨、傲骨尽显其中。

    本书文笔鲜活,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娓娓道来的叙述,将主人公的生平、才艺、情谊、游学、困惑、佛学等予以多角度呈现,既严谨,又通俗,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和领略一代大师的传奇人生历程和感受大师认真与超然的智慧。


展开
精彩书摘

情定终身


初恋是清新的,纯净的,但是带着点青涩。它是最美好,最不含杂质的一段情愫,如若没有其他事情介入,没有旁人干涉,它就能一直茁壮美丽地成长,直到成为浓烈如火,令人终生不忘的绵绵深情,以及那永久的记忆。

当时的李叔同应该正是如此,他对杨翠喜正是这种青涩的感情,存在着,但却未完全成熟。假若他们能够一如既往的相处,愈发的亲密无间,最终一定会走到一起。

而且,李叔同身为豪门才子,他的家庭又如何能容许他爱上一个寒门戏子?

人生如戏,杨翠喜虽然就这样离他而去,可是李叔同的心还在那个舞台上,他还没有从戏里出来。

母亲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的心回来,她给他找了一个同样家境显赫的商人的女儿。

一天,当他正在书房习练洋文时,一个丫鬟在门外说,母亲叫他。

李叔同放下笔,从案前站起,来到母亲的房间,向母亲行礼后,站在镜妆台旁。

王氏凝神,神情严肃地看着他,心中如同蒙着一层拂拭不掉的灰烬。

“文涛,我有话问你。”王氏敛起平日温婉的笑意,“俗话都讲,养儿防老,你说,倘若你成了家,是不是对咱们母子都好些?”李叔同听着母亲虽威严却也试探的话,心中像是针扎一般的痛。

他是理解的,因为在这整个李家大宅中,李文熙暗示默许的冷漠与蔑视。因为母亲仅仅只是一个侧室,所以能够在平日里陪她谈心聊天解闷的人都没有。母亲年轻守寡,又总是看人脸色过活,寂寞与委屈自然不必多讲。自己娶了妻,成了家,意味着会有一个人来陪着母亲,可以令她有机会去倾诉去排解。

只要娘满意,一切都是可以的,李叔同默默点下头。

清光绪二十三年农历9月20日(公元1897年10月23日),距离海河只有三十几米的李家大宅院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高朋满座。一条猩红的毛地毯,从正堂中央,向外爬出门槛,垂下石阶,穿过深深的庭院,再从院门旁两只披着红绸的大石狮子脚间,一直铺展到不远处的海河码头上。

这是母亲王氏和二哥李文熙,在给李叔同举办完婚大礼,新娘正是那位茶商的女儿。

这一年,李叔同刚满18岁。可是身为新郎的李叔同,这位李家的三公子,此时却呆若木鸡,旁若无人,仿佛这宏大隆重的场面和自己无关。

这桩婚事轰动了津城,可李叔同却不甚在意。望着身边比自己大两岁的妻子,虽面容清秀,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心神激荡的感觉。

李叔同的心在天空飘荡,一会儿飘到了福仙楼戏台,一会儿又飘到北京城……他在到处寻觅杨翠喜的身影。

自那天晚上分别后,已半年多了,李叔同再也没有见过她。一入王府深似海,今生今世,他还能见到她吗?他沉浸在对杨翠喜的追怀中。

杨翠喜是他的初恋,可是无情的现实,却将他们的爱情美梦击得粉碎!杨翠喜的离开,带走了他整个灵魂。几个月来,他曾无数次跑到福仙楼戏园,也曾去过几次杨家弄的石库门,幻想能在那儿,再次与她相见,可是没有哪一次不是衔泪而归。甫一分手,即生死契阔,悠悠苍天,此恨何极!

除了杨翠喜,李叔同的心中,再也容不下别的女子。然而母命难违,母亲吃尽千辛万苦把自己养大,在婚姻大事上,自己纵然有一千重委屈,也不能拂逆了她的心意——这是他这个做儿子的必须尽的孝道。

可是,对那个就要成为自己新娘的姑娘,自己与她连一面也不曾见过,单凭媒妁之言,就要与她结为百年之好、共度一生,这样,岂不荒唐?何谈感情?更何谈共同语言,何谈志同道合?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那位姑娘都不公平。

李叔同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爱情理想的幻灭。眼前蜡烛的一片红光,倏忽变成了一团迷雾,在他眼前漂浮着,他痛苦地摇了摇头。

他原本希望的是一位和他拥有同样爱好,可以话诗可以论琴的女子,没想到自己的妻子竟然是一位商人的女儿,从来没有见过面的陌生女子。

本该有无限欢乐的新婚之夜,却让他极其不安。或许因为青春年少,所以不知所措,他三天里都没有和自己的妻子说过一句话。第四天的晚上,突然开口,“你识字吗?”这样打破了这几天的宁静,也开始了一段尴尬的姻缘。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1

第一卷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一章  津门岁月

桐达李家

初到人间

亲情别离

佛心缘起

第二章  豆蔻年华

儿时启蒙

文才初露

才艺博学

第三章  花事匆匆

痴迷戏剧

惆怅初恋

情定终身

第四章  破碎河山

南迁上海

“天涯五友”

草堂著作


第二卷  问君此去几时还

第一章  “自新”强国

南洋公学

退学风波

入“沪学会”

第二章  海上风情

烟花巷柳

红颜知音

挽歌长逝

第三章  东渡扶桑

沈沈乐诗

西洋画意

演绎戏剧

雪子姑娘

第四章  学有所成

回归故里

上海文坛

执教生涯

先生行状

为师为父

博通艺文


第三卷  天涯无岸入空门

第一章  西湖因缘

湖光山色

与妻对话

不如归去

明月凡心

断食日志

第二章  做了和尚

灵魂皈依

缘诀红尘

出家之事

披剃为僧

情断佛堂

受持戒律

第三章  菩提树下

舍俗学佛

结夏清修

闭关研律

第四章  云游弘法

出关游沪

随缘随喜

大心凡夫

护法正义

家书深情


第四卷  万籁俱寂普万方

第一章  所缘之缘

前尘故旧

护生画集

晚晴山房

无上清凉

第二章  誓愿南山

弘愿浙东

诸多磨难

远行南闽

华严梦影

兴学育人

第三章  慈悲家国

以戒为师

国难当头

最后忏悔

第四章  普陀圣光

流水行云

归去来兮

安详圆寂


附录

著作

评语

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