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对待无礼之人?
在看某综艺的时候,其中一个场面令我颇感惊讶。这档综艺是个常见的脱口秀节目,嘉宾们就各种话题展开讨论。一位男艺人对喜剧演员金淑这样说道:“你长得像个男的。”他平时也会随意提出一些庸俗无礼的问题,常令节目录制人员措手不及。面对这种情况,多数人会一笑了之或自嘲应对,而金淑却不同。她盯着那个男艺人,冒出了一句:“欸?我被伤到了!”简简单单的话语中听不出任何感情。对方随即道歉说是开玩笑,金淑也微笑回应道“没关系”,在接受道歉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转移了话题。
看了这个场面,我感触良多。在日常生活中,女性的脸蛋及身材一直是人们评头论足的对象,综艺节目中更是经常利用女性的外貌反差,如在节目中设计面容姣好备受称赞的女性角色和与之形成反差、被男性取笑的女性角色。女性若被人取笑称“水桶腰”“胸小”“长得丑”,通常会附和着,和大家一笑了之。若有女性表示出面色不悦,周围人便会说:“只是句玩笑话,干吗这么敏感?”他们很容易将这样的女性视为“节目杠精”,因此大部分女性选择了隐忍。就这样隐忍下去,直到在某一瞬间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时,对方会说:“我不知道你讨厌别人这样说,干吗不早说嘛!”
在韩国上下级意识明确、男权主义盛行的文化氛围下,经常可以看到越是年龄小的女生,越是会因不知如何表达自己而惊慌失措,备受伤害。她们担心若将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不便如实表露会不被理解,害怕在被与深谙军队文化的男性相比较时,被认为是“不适应集体环境”或“社交能力差”,将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继而翻来覆去地想,最后往往将结论归结于个人问题:“应该是我做了让人误会的事。”“那人可能不是那意思,会不会是我太敏感了?”于是,那个人“给我造成了伤害”这一事实便消失不见,只有“过于敏感的我”留在了原地。
但是若女性表现出强烈不满的话,很容易被认为是过于感性。“怎么能这样说话呢?”“我现在相当不开心。”若非内心强大,诸如此类直白的话语很难说出口。在韩国社会,面对年长者或上司时更是如此。小时候由于自己把握不好感情表达的尺度,在人际关系方面经常是一塌糊涂,而这方面从未有人教过我。很多时候,我要么是在争论之后开始指责对方,要么因为愤怒忍无可忍而嚎啕大哭,有时也会忍着忍着就断了关系。因此我一直都很好奇:遇到无礼之人时,如何才能表现得决绝而又有风度呢?
金淑的“我被伤到了!”这句话令我记忆深刻的原因也在于此。简短而又有力的一句话,既不会让对方格外难堪,又成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对方虽然立刻道了歉,但伤害已经造成,金淑随即接受道歉并翻篇,直爽果断。故事到这儿并未结束,给金淑道歉的那个男艺人之前说出这种话的时候没人反驳,而这次被金淑指出,他便有机会意识到“这一行为可能有问题”,这对他的人生而言其实也算是一件幸事。人都会犯错,但若意识不到错误的话,那便会反复犯错。之所以职位越高、年龄越长,无礼之人会越多,也是因为他们鲜有机会听到别人喊停。在缺乏横向平等交流的社会,甲方强势并不意外。
金淑表现出了“母系家长”的形象。对于韩国社会常见的“女人要端庄”“酒应该女人倒”这类言论,她说“男人要端庄”“酒应该男人倒”,这一说话技巧也格外有趣。她在TVN《SNL 韩国》中说出的台词亦是如此。上司说:“你怎么这么敏感?来例假了?”她便反击:“那部长您怎么这么开心?今天梦遗了吗?”金淑对俗语进行了改编,留下了“男人的声音要是越过了围墙就会家破人亡”的名言。[ 韩国有俗语称“女人声音越过围墙的话会家破人亡”,意指女性要服从,不能有太强的自我主张。——译者注]通过这种反讽,人们在笑声中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不加思考所听所说的话语中蕴含着太多的偏见和暴力。
不只是金淑,演员李孝利也让人见识到了颇具魅力的说话技巧。李孝利在参加某综艺制作时,主持人要求她表演作为Fin.K.L成员活动时的舞蹈和歌曲。李孝利笑着对他说:“你的主持风格还是这般老套啊!”接着又补充道:“最近人们都没太听过Fin.K.L的歌。”自然而然地避开了这一要求。李孝利趁着她说主持人落伍,其他参演嘉宾纷纷响应的机会,轻松转移了话题,这一应对方式既幽默又老练。
也有与上述情况类似,当事人采用不同方式来应对的例子。某知名女团在参加综艺时被男主持人要求表演撒娇,也许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着这种无理要求的折磨,她们听后随即哭着表示“不想表演撒娇”。在成员们的哭声中,节目氛围变得凝重,该女团也因此被误解、被批判称不敬业。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固然可以理解,但我依然觉得有些遗憾,倘若她们能处理地再老练一点就好了。在她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唏嘘不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无礼的人。不同人之间、不同的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心理距离,有些人会忽略这一点,贸然越界。有没有办法既能提醒他们“踩线了”,又不令对方感到尴尬呢?当然有。在这本书中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正是这些方法。不过要想把方法运用起来,则需要练习。走过20多年的岁月,我发现若是一味容忍伤害自己的人,自己便会变得沮丧无力。我想活出自己,对于那些妨碍我听从内心声音的外界,我想轻松地按下消音按钮。就像每天要运动来锻炼身体一样,自我表达肌肉力量的增强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我持续练习,毫不懈怠。如今的我,已不会在每个晚上回忆别人给我带来的伤害,不再自责。
无须生气或哭泣也有办法表明自身立场。这本书包含了我所尝试的训练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和在此过程中我领悟到的东西。即便遇到了无礼之人,在气势上也不能输,因为我们有诸多能在面带微笑的同时优雅警告对方的方法。希望这本书能给那些想在无礼人群中找寻自我的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你怎么这么敏感?来例假了?”听到这句话,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如果为了一时和气而容忍对方的无礼,那今后他的无礼行为也将继续。当您感到不快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以为很幽默的对方。如果您仍缺乏自信,建议您读一读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您会发现诸多表达不快的娴熟技巧。
——檀国大学教授/专栏作家 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