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家巴曙松教授带领团队精心打造,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研究连续16年权威发布。跟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年度晴雨表,洞察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演进的轨迹。
● 特别邀请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成家军、泰康资产管理首席执行官段国圣,康曼德资本董事长丁楹,清科研究中心总经理符星华,国联证券总裁葛小波,永安期货总经理葛国栋,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东方红资产管理总经理任莉,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姚江涛,金鹰基金总裁姚文强,中国银行副行长郑国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郑杨联袂担任顾问提供专业意见。
● 湛庐文化出品。
资管新规收官之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一个新的制度起点再出发。什么样的资产管理行业,能支持并匹配中国实体经济在全球的位置?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行业格局篇之中,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就资管行业价值链的转型升级、资管科技监管新框架、低利率时代下资管行业的发展与应对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同时也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投资情绪与收益分化进行了分析。二部分机构专题篇关注了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未来发展路径。三部分海外及中国香港地区资产管理篇着重对美国、欧洲、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新兴市场的资产管理行业做了记录和观察,力求从中探寻出可以为正在转型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所参考的经验与心得。
资管新规收官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再出发
巴曙松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2021 年年底,深刻影响整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以下简称“资管行业”)制度框架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按照预定要求就会结束,中国资管行业需要在一个新的制度起点上再出发。经过这一阶段的制度转型,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在新的制度框架确立以后,放眼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资管行业,才能支持并匹配中国的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相对位置?
虽然未来变动不居,但是总体上看,中国的资管行业应当是更为开放的。伴随着中国实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人民币全球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程度必然会越来越高。中国资管行业中的各类参与机构,应当是这个趋势中的活跃参与者。同时,更为清晰的制度框架、更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更为复杂的市场需求,都凸显资管专业能力的重要性。
同样还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提出了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一系列政策制定已经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展开。中国资管行业需要深刻认识到“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然性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逐步实施的过程,往往也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动能新旧切换的过程;中国资管行业的资产结构,也必将随之转换。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别资产的相对结构,以及市场估值等都不可避免地将发生剧烈的波动,这也为资管行业带来新的课题。
面对变化的市场,各类资管机构无疑也需要采取因时而变的发展策略。在资管新规的早期过渡阶段,部分资管机构偏好采用跟随战略,即观察市场上有哪类产品较受欢迎,或哪类展业模式性价比较高,便对其进行模仿并大规模地铺开。同类型资管机构之间“同质化”的竞争现象并不少见。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跟随或者模仿战略的有效性必然会大打折扣。标准化、净值化规则之下,简单的产品业务模式复制已经不具有太大的意义,产品专业设计及本身运作过程的重要性大幅上升。基于不同资管机构具备的不同的资源禀赋和能力边界,资管机构间“差异化”竞争的格局将逐渐成形。未来,我们有可能会看到“大而全”和“小而美”的资管机构并存,不同产品细分领域均会产生领域内的优势机构。因此,各类资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厘清自身的能力边界所在,认真选择符合自身的战略定位;只要能在适合的赛道上创造出竞争优势,就可能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样值得强调的是,把握好市场需要的资管产品是一家资管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对于不少资管机构而言,构建好产品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例如,在资管新规发布前的时代,构建好产品对不少资管机构意味着构建能够给投资者提供更高收益的“保刚兑”产品方案,而如今,这种依靠机制优势创设产品的逻辑已经不复存在,资管机构需要重新思考如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款好的产品,这是新环境中新的重要课题。
眼下,各家资管机构均在积极地对此进行探索,并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有的机构侧重于对主动投研能力的再建设,有的机构侧重于让产品设计走被动赛道。无论选择了什么方向,一款产品终需投向市场,接受广大市场投资者的检验。只有具备反复通过市场投资者检验的能力,并形成有利于机构发展的正向反馈,一家资管机构的产品力才算真正成熟。
站在新的市场起点上,未来的途径看起来似乎比较清晰,又似乎充满了新的不确定性。无论对于从业者,还是行业观察者、研究者而言,这都是新的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激励我们不断跟踪研究资管行业这样一个需持续演进、持续适应新的环境并持续发展的富有活力的行业的故事。
是为序。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