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与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三足鼎立。
蒋廷黻是民国时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是他专为青年学生写下的近代史通俗之作。时至当下,重新审视,这本书依旧具有极高的价值。
铁嘴李敖骂遍民国政坛权要、名流雅士,唯独不骂蒋廷黻,非但不批,还备极推崇。
全书从鸦片战争记录至辛亥革命,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一一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家国命运、社会发展之趋势。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廷黻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思考,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仍备受后人垂青,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清人可比。原来人类的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东方的亚洲,一个是西方的欧美。两个世界虽然在十九世纪以前曾有过关系,但是那种关系是时有时无的,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这个世界里,中国是领袖,是老大哥,我们以大哥自居,他国连日本在内,也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
总 论 --------------------------- 001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 004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 004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 007
第三节 东西对打 ----------------- 009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 013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 015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 016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 019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 023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 023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 025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028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 031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 034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 034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 037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 038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 043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 049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 057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 057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 060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 063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 066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 070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 073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 076
附 录 --------------------------- 079
评《清史稿·邦交志》 ------ 079
琦善与鸦片战争 ------------------ 093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 ------------ 111
小引
一、俄国的远东发展 -------------- 111
二、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 -------- 115
三、尼布楚的交涉 ---------------- 124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 -------- 132
五、俄国假道出师与胁诱割地 ------ 138
六、俄国友谊之代价 -------------- 146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蒋廷黻对现代中国史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而且在于为起步不久的近代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参酌的分析框架。
——沈渭滨
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几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来也不及这本书的分量。 ——何炳棣
蒋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议’以外,是与小老百姓同一呼吸”。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