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交通运输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了解和认识交通运输业对每位大学生都十分重要。民航运输是交通运输的一种模式,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因此开设“民航运输概论”课程是学校常识性教育的基本要求。本章将介绍民航运输基本概念、民航运输任务的表达和民航运输经营决策过程。
1.1 民航运输基本概念
1.1.1 交通运输的概念
1. 初次认识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属于服务业,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模式。通常说到交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路。“要致富,先修路”表达了交通运输的先导性作用。
交通运输也是一个专业,可为交通运输业培养各工种的专业人才。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团结协作的大局观、整体观、安全观和质量观。
交通运输又是一个学科,可以把交通运输看作一个科学分支,是由多学科融合而成的科学领域。它主要研究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凝练交通运输知识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业不断向前发展,造福于人类。
航空运输是五种交通运输模式的一种,航空又分为军航、警航和民航。民航又分为通用航空(简称通航)和运输航空,所以民航运输是民航业“两翼”中的重要一翼,是为人民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航空运输。
本课程是介绍民航运输基本知识的通识课程。下面先介绍交通运输的定义。
2. 交通运输的定义
交通运输是运输和交通的总和。《辞海》对运输的定义是这样的: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中国大百科全书 交通》是这样定义的:运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这两个定义几乎一致,本课程将采用这个定义。
不过关于交通的定义,我们将不采用《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交通》的定义,而是根据交通和运输的性质进行定义。本课程对交通的定义是:为运输提供支撑和保障的基础设施、交通法规政策体系、交通规划和交通运行管理的总和。
现在请同学们查阅《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交通》中关于交通的解释,并回答其定义与本课程有什么不同?
对此问题,《辞海》中对交通的解释为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中国大百科全书 交通》中对交通的解释是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与本课程的定义有很大不同,本课程强调交通为运输提供保障,这样交通与运输构成了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便于开展科学研究。由此得到结论:本课程关于交通和交通运输的定义更符合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提问:哪种交通运输的定义更符合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对此问题,可以这么理解:我国把邮政局划归交通运输部,但电子信息的传输服务行业则划归工业和信息化部。由于邮政的主业是邮件的运输,邮件也是“物”,邮件运输可以看作“物”的空间移动,因此本来就属于运输的定义范畴;电子信息既不是“人”也不是“物”,它的空间移动方式与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性和规律,因此没有划入运输范畴是正确的。
因此,得到结论:本课程关于交通运输的定义与行业管理划分完全一致,由此界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3. 交通运输系统的特性
交通运输业为人们的生活和其他行业发展提供运输服务。运输企业则通过运输服务获得收益。为了做好运输服务,需要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特性与作用。首先讨论交通运输系统的特性,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产品两个方面。
(1)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以下特性。
①资本密集性。交通基础设施需要占用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建设成本高、周期长。
②形成沉没成本。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即使运输业务量很少也难以挪作他用,形成沉没成本,拆除成本也很高。
③独占性。不管是“停”还是“行”的交通基础设施,同一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同时只能供一个载运工具占用。某载运工具占用后,如果其他载运工具也要使用,只能等待,因此造成外部性成本。
(2)运输产品具有以下特性。
①公益服务性。需要实行普遍服务,对于偏远地区,运输业务很难营利,政府可以对运输实行补贴。
②公共管制性。为规范运输市场行为,需要政府适当管制。
③不可存储性。生产过程即消费过程,无法存储。
④竞争替代性。不同运输模式之间甚至同种运输模式之间存在竞争替代性。那么,运输产品的不可存储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对运输生产提出了什么要求?同学们怎么看?不可存储性要求运输产品生产了就必须卖掉,否则就不产生价值;生
产与消费的同时性要求运输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因为客户对运输产品质量不满意也无法退换,只能获得部分补偿。
由此得到结论:运输企业做好市场管理和产品销售工作非常重要,应通过预售、销售过程控制和动态定价等技术确保运输生产的昀大收益;要做好顾客从选择运输产品、运输过程到达目的地的全程服务工作,提升运输产品的品质和顾客满意度。
4. 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
现在讨论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作用。
1)社会作用
(1)促进人员物资的流动。
(2)促进文化交流。
(3)抢险救灾、应急救援。
(4)巩固国防和社会安定、促进国家的统一。
(5)改变人们的风俗习惯。
(6)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经济作用
(1)国家经济运行的大动脉。
(2)促进新经济模式的形成(全球化经济、网络化经济、虚拟企业)。
(3)促进旅游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
(4)促进贸易和物流业的发展。
(5)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交通运输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噪声灾害等。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作用就需要努力做到供需平衡,现在要问:运输生产的供需两侧各具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如何做到供需平衡呢?
你们如何解读这个问题?运输生产供给侧的评估指标是运力,也就是运输生产的能力,一定时期内运力是不变的,因此供给侧是常值分布;运输需求则是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变量。因此,一般来说运输生产无法做到完全的供需平衡。我们只有通过调整运力在空间上的配置和通过运输产品的价格来调整需求分布,达到尽可能平衡的状态。
因此,得出结论:运输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科学调配运力和科学设计运输产品并进行动态定价。
1.1.2 民航运输系统的组成
民航运输系统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基础设施
和其他交通运输模式一样,民航运输也需要基础设施,包括机场保障基础设施、空域监视和交通通信导航系统、气象监测和预报设施设备以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等,为航空器运行提供保障。
机场基础设施包括为航空器提供起降(跑道)、滑行(滑行道)、停靠(停机坪)、加油(油库)、维修(机库)、消防等以及为人和物提供的服务基础设施,如航站楼和货站等。
2. 政府部门
民航行业主管部门即民航管理的政府部门,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和省民航监管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交通运输部的一个副部级政府部门,领导民航地区管理局,主管全国的民航业。全国民航有七大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设在上海、华北地区管理局设在北京、东北地区管理局设在沈阳、西北地区管理局设在西安、西南地区管理局设在成都、中南地区管理局设在广州以及新疆管理局设在乌鲁木齐,它们分别负责管理所在地区的民航业。
各省级行政区域设有民航监管局,它是民航地区管理局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所在省级区域的民航安全监督和检查工作以及一些行业审批工作。
3. 机场管理当局
机场管理当局(Airport Authority)是负责机场维护和运行的单位,通常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代管机构。例如,中小机场通常不能产生盈利,需要当地政府的补贴,就成为代理政府管理机场的一个机构。
机场的规划和建设由机场建设指挥部负责,机场建设指挥部通常是当地政府的重要部门,不属于机场管理当局。航空油料单位一般都设在机场,是航空器地面保障单位,但可能不隶属于机场。它由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统一管理,所以可以纳入机场地面保障一起讨论。截至 2021年 2月,全国共有 243个民用(含军民合用)运输机场。
4. 空中交通管理局
空中交通管理局(简称“空管局”)是负责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部门,包括国家空管局和七个地区空管局以及设在千万级以上大机场的空管分局(或空管中心),分别负责全国和地区民用航空器的运行管制。
中小机场的进出港航空器由各机场自行管制,空管局可以帮助它们进行管制业务培训。
5. 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是拥有运输航空器并负责民航运输的企业。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立了 60多家航空公司,拥有运输飞机约 4000架。其中有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航)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航),各大型航空公司目前都拥有 400~700架运输飞机;也有地方国有中型航空公司,如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航)、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深航)、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航)、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厦航)、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航)等,各中型航空公司一般拥有 100~300架运输飞机,部分中型航空公司已由大型航空公司控股;也有民营航空公司,如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春秋航空)、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祥航空)、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夏航空)、湖南红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土航空)、九元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九元航空)等,其中春秋航空和九元航空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华夏航空是支线航空公司,这些航空公司规模不一,商业模式不同;还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的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幸福航空)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的成都航空有限公司(简称成都航空),这两个公司本质上是国有的,目前规模不大,还处在发展中。
图 1.1是民航运输系统结构图,它的环境是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其他运输系统。民航运输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职责),它们通过各自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和谐有效地推动民航运输系统发展。
请问:民航运输系统既然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子系统,那么民航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吗?
你的答案呢?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大系统,由各种模式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有各自的功能和特性,也存在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需求。这种相互作用通常有竞争和合作两种形式,在同质市场上表现为不同运输子系统之间的竞争,有竞争力优势的子系统将成为该市场的主体;在互补的市场上表现为不同运输子系统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共同服务于运输需求。
图 1.1 民航运输系统结构图
结论:民航运输系统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既有竞争,又可以互补合作,通过互补合作形成综合运输系统,将大大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1.1.3 民航运输系统的特性和作用
民航运输系统除了具有一般交通运输系统的特性,还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安全性:飞机是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
(2)舒适性:航空出行昀舒适。
(3)快捷性:飞机是目前昀快速的交通工具。
(4)受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较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会引起民航运输的萎缩。
(5)固定成本高:飞机拥有成本、燃油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因此固定成本很高,但边际成本较低。
(6)受天气影响较大:台风、暴雪、雷阵雨、浓雾都会引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