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两位严肃女士(杜鲁门·卡波特的偶像,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经典之作)
0.00     定价 ¥ 59.00
湖州市图书馆
  • ISBN:
    9787509016329
  • 作      者:
    [美]简·鲍尔斯
  • 译      者:
    周蕾
  • 出 版 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先锋浪女、酷儿偶像 简·鲍尔斯 唯一长篇小说——“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简·鲍尔斯在先锋的生活与先锋的艺术上身体力行,与丈夫保罗·鲍尔斯的蜜月之旅成为这本小说的丰富养料。年仅二十六岁即写出文学生涯巅峰之作,令人惊艳!时至今日,《两位严肃女士》已成为不可错过的美国文学经典之作。

 

★   独特现代性,高度风格化,反平庸、反当代生活的经典之作——“原来庸常之中潜藏着真正的可怕”

一次晕头转向尽情失控地阅读体验,献给所有古怪文学爱好者——

所有异想天开的人,好奇的人,脆弱的人,妄想的人,不满与不安的人。

 

★   “真正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两位严肃的女士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的生活,渴望从安全区域里连根拔起。她们试图敲开一扇又一扇门,她们创造又毁灭了自己的欲望;她们也许注定失败,但她们会继续战斗(和跳舞)。

 

★   怪异的人物形象+快速发展的情节+生动幽默的对话+神秘、深刻的文学性=简·鲍尔斯式风格

简·鲍尔斯几乎自创了一套不可模仿的小说写作艺术,人物形象与小说情节都令人耳目一新。她对人物心理和环境着墨不多,语言简练流畅,小说多由极具人物个性的对话组成,自成风格。

 

★   杜鲁门·卡波特、田纳西·威廉斯、约翰·阿什贝利、阿莉·史密斯——挚爱之书

简·鲍尔斯是具有原创风格的文体家之一……我对她唯一的不满在于,创作的数量太少。

——杜鲁门·卡波特

我最爱的书。我再也想不出一本比这更可能成为经典的现代小说了。

——田纳西·威廉斯

★   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出版,粉丝翘首以盼近八十年

本书英文版于1943年首版上市,近八十年后,简体中文版首度翻译出版。

★   新锐设计师汐和担纲装帧设计,动态光栅趣味无穷

120*200细长小开本,优美便携;特别定制光栅工艺,呈现独特动态效果,装帧艺术与人物个性完美结合,趣味盎然。


展开
作者简介

简·鲍尔斯(Jane Bowles)

 

美国现代小说家。1917年生于纽约,1938年与作曲家、小说家保罗·鲍尔斯结婚,1943年发表自己唯一的长篇小说《两位严肃女士》。此后,两人定居摩洛哥,简·鲍尔斯陆续发表了戏剧《在避暑别墅中》和一些短篇小说。1957年中风后写作逐渐中断,最终于1973年在西班牙去世。

 

 

周蕾|译者

 

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克里斯蒂娜·戈林的父亲是一位德裔美国实业家,母亲出身纽约名门。克里斯蒂娜在一所非常漂亮的房子里度过了她的前半生。房子距市区不到一小时路程,是她母亲留下的,她和姐姐苏菲就是在这房子里被带大的。

还是孩童时,克里斯蒂娜就很不招其他孩子喜欢。这倒从不叫她难过——小小年纪就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得她对周遭事物观察得不够细致,以至于对流行的言谈举止毫无了解,才十岁就被其他女孩笑称“老土”。即便在那时,她俨然已是一副狂热信徒的模样——认为自己是先驱,却换不来别人的尊重。

克里斯蒂娜被某些不可能出现在她同龄人脑海里的想法折磨着,她也坦然接受自己在同伴间的地位,而这种境遇会让任何其他孩子觉得难以忍受。时不时会有同学可怜她,愿意陪陪她;但克里斯蒂娜丝毫不知恩图报,反而千方百计让她的新朋友也信奉她那时狂热崇拜的东西。

而她的姐姐苏菲,却赢得了学校里所有人的喜爱。她在写诗方面极有天赋,整天和一个小她两岁、名为玛丽的文静小姑娘待在一起。

克里斯蒂娜十三岁时,头发火红(她长大后,头发几乎还是这么红),脸蛋潮润透粉,鼻子显露出贵族的气质。

那一年,苏菲几乎每天都带玛丽回家用午餐。饭后她会领玛丽在林子里走一走,两人各挎一只篮子,用来采花。苏菲不允许克里斯蒂娜跟着她们去散步。

“你得找点自己的事做。”苏菲对她说。但是要克里斯蒂娜想出能干点什么自得其乐,这太难了。独处时她总会经历许多思想斗争,通常是关于宗教信仰的;所以她更愿意和别人待在一起,做做游戏。这些游戏极具道德意味,通常跟上帝有关。然而没人喜欢玩这些游戏,她只好终日一个人待着。她试过一两次独自去林子里采点花,学玛丽和苏菲的样;但每次都担心采来的花不够扎成漂亮的一束,于是把篮子塞得满满当当的,以至于举步维艰,散步变得困难重重,失去了乐趣。

克里斯蒂娜渴望能与玛丽独处一个下午。一天,阳光明媚,苏菲进屋学钢琴了,玛丽仍坐在草地上。克里斯蒂娜在不远处看见了,赶紧跑回家,心脏激动得怦怦直跳。她脱掉鞋袜,身上只留一条短短的白衬裙。这场景并不十分令人赏心悦目,因为此时的克里斯蒂娜很壮实,两条腿相当粗胖。(难以预见她长大后会变成一位高挑优雅的女士。)她跑到草地上,喊玛丽看她跳舞。

“盯紧了,”她说,“我要跳一支舞,歌颂太阳。然后我要表明,我宁愿要上帝不要太阳,而不是要太阳不要上帝。懂了吗?”

“懂了,”玛丽说,“你现在就跳吗?”

“是的,我就在这儿跳。”她突然就跳了起来,舞姿很笨拙,动作有些犹豫不决。苏菲出来时,克里斯蒂娜正双手交叉以祈祷的姿势前前后后地跑着。

“她在做什么?”苏菲问玛丽。

“我想是在跳献给太阳的舞蹈,”玛丽说,“她叫我坐在这儿看着她。”

苏菲走向克里斯蒂娜,后者在一圈又一圈地旋转着, 双手在空中微微颤动。

“卑鄙!”她说道,猛地把克里斯蒂娜推倒在草地上。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克里斯蒂娜都躲着苏菲,也因此无法接近玛丽。不过,她还有过一次得以与玛丽相处的机会。一天上午,苏菲突然牙痛难忍,她的家庭教师只好赶紧带她去看牙医。但玛丽对此毫不知情,下午仍旧过来了,还以为苏菲在家。克里斯蒂娜当时正在孩子们常待的塔楼里,看见她从小路上走来。

“玛丽,”她尖声叫道,“上这儿来。”玛丽来到塔楼后,克里斯蒂娜问她是否愿意和自己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名字叫‘我赦免你所有的罪’,”克里斯蒂娜说,“你得把裙子脱了。”

“好玩吗?”玛丽问。

“这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有必要玩。”

“那好吧,”玛丽说,“我和你玩。”她脱下裙子,克里斯蒂娜往她头上套了个粗麻布袋子。克里斯蒂娜在袋子上挖了两个孔,好让玛丽能看到外面,然后在她腰上系了根绳子。

 “来吧,”克里斯蒂娜说,“你的罪将得以赦免。要不断对自己说:‘愿主宽恕我的罪。’”

她带着玛丽匆匆下了楼梯,穿过草坪,朝林子走去。克里斯蒂娜还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但感到非常兴奋。她们来到林边的溪流旁,溪水两岸的地面松软而泥泞。

“到水边来,”克里斯蒂娜说,“我们要以这种方式洗去你的罪。你得站到泥里。”

“在泥边上吗?”

“在泥里边!你嘴里的罪尝起来苦涩吗?必定如此。”

“是的。”玛丽迟疑着回答。“所以你希望像花儿一样又干净又纯洁,不是吗?”

玛丽没有回答。

“如果你不躺进泥里,让我在你身上铺满泥,然后在溪水里把你冲洗干净,你就会永远有罪。你希望自己永远有罪吗?到了你做决定的时候了。”

玛丽站在黑麻袋里面,一言不发。

克里斯蒂娜把她推倒在地上,开始往袋子里塞泥巴。

“泥巴好冷。”玛丽说。

“地狱里的火倒是热的,”克里斯蒂娜说,“如果你让我这么做,你就不会下地狱。”

“别搞太久。”玛丽说。

克里斯蒂娜非常激动,两眼冒光。她不断地把泥抹到玛丽身上,然后对她说:

“现在你可以去小溪里得到净化了。”

“不,拜托,不要下水——我不想去水里,我怕水。”

“别想着你怕什么了。上帝在看着你呢,祂对你可没什么同情之心。”

克里斯蒂娜将玛丽从地上一把抱起,带着她走进水里。她忘了脱掉自己的鞋袜,裙子上沾满了泥。然后她把玛丽的身子没入水中。玛丽透过粗麻布袋子上的那两个孔看着她,甚至都没想过要挣扎一下。

“三分钟应该够了,”克里斯蒂娜说,“我要给你做个祷告。”

“啊,别!”玛丽哀求道。

“当然要了。”克里斯蒂娜说着,眼睛望向天空。

“敬爱的神,”她说,“让这个女孩玛丽如您的儿子耶稣一般纯洁。洗去她的罪,如同水流洗去这淤泥。这件黑色的粗麻布衣向您证明,她认为自己是一个罪人。”

“别喊了,”玛丽小声道,“就算你低声默念祂也能听到。你现在是在大声喊。”

“我想三分钟到了,”克里斯蒂娜说,“来吧,亲爱的, 现在你可以站起来了。”

“我们跑回去吧,”玛丽说,“我要冻死了。”

她们朝家跑去,从后面的楼梯回到了塔楼。塔楼里很热,因为所有窗子都关着。克里斯蒂娜突然感觉非常不舒服。

“去吧,”她对玛丽说,“去洗个澡把自己弄弄干净。我要画画了。”她感到很不安。“结束了,”她自言自语道,“游戏结束了。等玛丽擦干身子我就让她回家去。我要给她点彩色铅笔让她带回家。”

玛丽洗完澡后裹在一条毛巾里出来了。她还在发抖,湿漉漉的头发笔直的,脸看上去比平常更小。克里斯蒂娜扭头不看她。“游戏结束了,”她说,“不过就花了几分钟——你该把自己擦擦干——我要出去了。”她走出了房间,留下把毛巾往肩头拉紧的玛丽。



展开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