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会校会注会评会图《西厢记》
0.00     定价 ¥ 2480.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7760095
  • 作      者:
    张燕瑾,汪龙麟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西厢记》基本情况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杰作,与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称为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是中国古典戏剧里演出历史**、也最多的作品,至今不衰。古代的演唱,已有多种研究专著问世;当代演出中,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舞台上,《西厢记》仍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 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作者王实甫用他的艺术之犁耕耘着人们的心田,他播下诗一样美的爱情的种子,也是没有族群之分的普世大爱,产生着千古不衰的艺术魅力,给人艺术的美感享受。由于美则受人喜爱,《西厢记》的影响也已经越出了国界,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日本、朝鲜、英、法、美、俄等均有译本。深受世界人民的赞赏,润泽人心,惠及中外。在当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系统整理这些不同时代的《西厢记》,了解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播脉络和时代特色,对于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二)本书整理出版的特点 1.整理者 系中国古典文学、戏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 本书由中国戏曲研究、《西厢记》研究的专家学者张燕瑾、汪龙麟教授主持,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特别是《西厢记》等戏曲文化研究,对《西厢记》传世版本状况及其源流系统熟稔,为本书奠定了专业学术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张燕瑾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张燕瑾知识面比较广,尤长于中国古代文学和戏曲研究,著述颇丰,有《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西厢记》(校注)、《唐宋词选析》、《西厢记浅说》、《元曲精粹解读》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汪龙麟教授,长期从事宋元明清及近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等等。2.戏曲古籍整理角度来看 本书整理出版是是按照时代传承线索,结合各个版本的价值特点,选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34个版本进行整理,基本反映了《西厢记》版本流变脉络,利于读者从时间线索和空间呈现两方面立体了解《西厢记》。 这是建立在作者多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戏曲文化研究,特别是《西厢记》研究基础上的,是多年《西厢记》研究学术积淀的成果,体现着整理者的学术研究功底和学术思考。 《西厢记》的刻本之多也为古代戏曲之最。由于元刻本失传,仅明清两代(1840年以前),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51种,其中明刊本56种,清刊本95种;近代以来,《西厢记》的整理注释本,在古代戏曲中也是最多的。要精研这些《西厢记》版本和研究资料,非一日之功所能完成。 具体而言,本书以凌濛初本《西厢记》为底本,会校会注会评明清两代《西厢记》刊本34种(明刊31种,清刊3种)。 凌濛初本《西厢记》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西廂記》刊本(1498年)。明萬曆七年(1579)少山堂刊謝世吉訂《新刻考正古本大字出像釋義北西廂》(簡稱“謝本”)書藏於日本禦茶水圖書館成簣堂文庫,世所少见,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西厢记》评點本。明萬曆八年(1580)毗陵徐士範刊本《重刻元本題評音釋西廂記》(簡稱“範本”)开辟評點刊刻《西廂記》之风。等等。 3.从古籍整理方式来看,系《西厢记》文献整理研究的首创,开创了戏曲典籍文献整理新方式。就目前《西厢记》的出版情况而言,《西厢记》普及读物和专题研究读物较多,例如,古典戏曲读本《西厢记》、《西厢故事》、《西厢记研究史》、《明清研究》等;还有单一的会评、会注图书,例如,《六才子书西厢记汇评》(2016,凤凰出版社),《〈西厢记〉注释汇评》(周锡山编著)、《王实甫〈西厢记〉汇评》(杨绪容著)、《西厢记资料汇编》等。还有就是《西厢记》的影印资料,如,《绘图新校注古本西厢记》(6册,中西书局)等。尚没有集会校、会注、会评、会图四种方式于一体的整理方式。作者在《西厢记》的整理过程中用了会校、会注、会评、会图四种整理方式,系《西厢记》文献整理研究的首创,开创了戏曲典籍文献整理新方式。 整理者积多年《西厢记》研究之功力,正文会校,折后会注(折后有注本,包括音注共十种),文中会评(眉评,夹评,旁评,折后总评,四种形式),汇于一体。书中会校、会注、会评了各版本作者之观点,使各家研究之成果,一览无余,利于读者了解《西厢记》版本传承演变之情况。 4.从编辑出版工作来看,有两点意义: (1)通过版式体例设计,将作者与不同版本的校勘、评语、注释区分出来,利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目了然地发现各版本的特点。(见附录一) 例如:对于不同版本在原始唱词上所加语词或者用字,在字体版式和字体使用上作了区分。这一点可以看出不同演出版本背后的文化特色(如,语言文字、不同地方文化背景等等)。 (2)汇集了各版本西厢记版画插图近千张 中国历来就有文字配图的出版传统,特别是这些面向大众的读物。这些各时期、各版本的版画图像,内容上承载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风物,又是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特点的体现,是重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俗非遗、工艺美术、传统戏曲,乃至与出版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部四会本《西厢记》,系学界首创,本书是当下最为完整和全面的《西厢记》整理研究资料。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戏曲、非遗民俗、工艺美术乃至编辑出版均可借鉴参考的资料图书。
展开
作者简介

   汪龙麟 1965年4月生,安徽岳西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致公党首都师范大学支部主委,首都师范大学民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散曲学会、中国关汉卿研究会会员。从事宋元明清文学教学,侧重于戏曲研究。  教学情况 为本科生开设“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近代文学史”、“元散曲研究”、“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 近五年科研著述情况 论文 《20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殷都学刊,2000年第1期; 《纳兰性德生平研究的世纪回顾》,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等数十篇。 专著 《20世纪清代文学研究》,专著(60万字,独立撰写),北京出版社,2001. 《速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合著(40万字,主编,撰稿8万字),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教材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专升本教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专升本教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教材),参编,中华书局,2003. 项目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清代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已结项)。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教育部项目(已结项)。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教育部项目(已结项)。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选(清代卷、近代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已结项)。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已结项)。 古本散曲丛刊,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 全近代北京文学(诗歌卷、戏曲卷),北京市重点项目。 荣誉及获奖情况 《20世纪清代文学研究》一书,2002年7月获北京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10月,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 2005年8月,获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参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2005年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