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简便易用、专业实用、好读好用”案例,促进法律适用统一
专业务实:国家法官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共同编辑,连续出版12年,为新型疑难法律问题提供参考解决方案。
规模强大:23个分册包含传统和新近的热点纠纷,具有广泛的选编基础和较强的代表性。
内容独特:提炼案情和裁判要旨,突出争议焦点,主审法官撰写“法官后语”,展现法律适用方法和裁判思路。
数据库增值:购买本书,扫描前勒口二维码,即可在本年度免费使用往年同类案例数据库。
解析法律新规则的价值功能、理解适用、新旧法衔接处理难点,为新法的适用提供可操作性指引。
16学校对不满8周岁的学生应负较高的监管注意义务——刘某宇诉实验小学等教育机构责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
1. 裁判书字号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苏02民终2955号民事判决书
2. 案由:教育机构责任纠纷
3. 当事人
原告(上诉人):刘某宇
被告(被上诉人):实验小学、徐某钰、徐某盘、王某
【基本案情】
刘某宇,系实验小学二年级不满8周岁的学生。2019年9月3日下午,在学校第三节写字课上,其用手捂着右眼向班主任老师反映称“自己不小心用铅笔戳到眼睛了,眼睛看不清了”。班主任老师在查看刘某宇眼睛后,觉得只是流泪没有出血,便认为不严重,就安排其至教室办公室休息,因临近放学故没有在受伤时通知学生家长。班主任老师根据刘某宇的表述“自己不小心用铅笔戳到眼睛了”,认为系刘某宇自己原因戳到的眼睛,没有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在该校放学后,刘某宇家长接刘某宇时,学校才向家长告知刘某宇右眼受伤的事情。放学后,刘某宇在家长带领下至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为“右眼眼球穿通伤”,在该院住院并进行了眼球缝合及植入晶片两次手术。在救治眼睛的过程中,刘某宇跟家长反映,系在课堂上跟同桌徐某钰抢夺铅笔的过程中,徐某钰突然松手,导致正对自己的铅笔尖一下子戳伤了右眼。
2020年7月,刘某宇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判令实验小学、徐某钰、王某(徐某钰母亲)、徐某盘(徐某钰父亲)对其人身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造成的损失。
2020年9月11日,司法鉴定所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结论为刘某宇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评定为九级残疾;其误工期(治疗休息期)150日,护理期45日,营养期45日为宜。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刘某宇因眼睛损害造成的各项损失合计237966.28元。
【案件焦点】
实验小学等是否应对刘某宇的人身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裁判要旨】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实验小学向法院提交的班主任工作手册、日常班会课记录,能够证明实验小学尽到了管理、教育的职责,实验小学不应承担责任。刘某宇未提交与徐某钰抢夺铅笔致其眼睛受伤的证据,故徐某钰及其父母不应承担责任。刘某宇眼睛受伤是其自己造成,其应自行承担责任。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驳回刘某宇的诉讼请求。
刘某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就读的未成年人负有管理教育的法定职责。刘某宇作为不满8周岁的学生,学校需要尽到较高的监管注意义务。刘某宇在班主任教育管理的课堂上发生右眼穿通伤,且事发后学校未履行积极救治、及时告知家长的义务,也未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伤害形成的过程,致使事实无法查清,无法为及时救治提供参考以及向可能的侵权人主张赔偿。实验小学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已尽到了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其应承担侵权责任。综合分析实验小学的过错情况,法院酌定实验小学承担70%的赔偿责任;因无证据证明徐某钰存在侵权行为故而徐某钰及其父母不承担责任。刘某宇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课堂上也应遵守学校课堂纪律,其父母作为监护人对子女未尽到一定的安全教育义务,故刘某宇对损害后果应自负30%的责任。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一、撤销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
二、实验小学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内给付刘某宇赔偿款166576.40元;
三、驳回刘某宇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官后语】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在校学习、生活期间,虽然暂时脱离了监护人的管理和保护,但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管理和保护就可以有所减弱。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负有教育、管理的法定职责,且由于不满8周岁的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欠缺,对他们的在校管理和保护,学校必须尽到较高的监管注意义务。具体分析如下:
1.学校对不满8周岁学生应负较高监管注意义务是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教育机构如何承担责任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吸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条款的规则和精神,并再次将过错推定确定为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将这一保护机制通过立法行为延续和丰富。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智力发育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存在明显欠缺,还不能充分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也不能充分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故学校必须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相当的注意义务并且实施了合理的行为才可以免除其侵权责任。这是立法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保护学校需尽到较高监管注意义务的充分体现。
......
编写人: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诸佳英
一、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二、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2. 短视频平台中虚拟主体的名誉侵权判定
——徐某诉葛某、曾某名誉权案
3. 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的如实报告和安全保护义务
——刘某心诉信息技术公司网络侵权责任案
4. 算法运用者是算法错误结果的承责主体
——梁某、实业公司诉科技公司网络侵权责任案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
四、教育机构责任纠纷
五、产品责任纠纷
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七、环境污染责任纠纷
八、高度危险责任纠纷
九、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纠纷
十、因申请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
十一、其他纠纷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