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里斯本夜车》于2004年首次以德语出版后,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在德国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了140周,同年荣获瑞士图书奖。随后作品陆续被翻译成32国语言,全球销量超250万册,于2006年荣获玛利亚·路易丝·卡叙尼文学奖,2007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佳外国小说奖。2013年同名电影由金棕榈奖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执导,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恩斯主演。本书由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作序推荐。
这是一部把文艺镌刻进骨子里的小说,一场关于文字的无声的爆炸。因为一本书中一段让人着迷的文字,主人公戈列格里斯踏上了探索一个人内心的旅程,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舒展自己的内心。他用文字书写生命中一程又一程的陌生经验,也经由文字深入书写者分崩离析的感性世界,与人建立起亲密的连接。在书中以记忆与哲思构筑的迷宫里,每一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难以言说的孤独,而文字为每一种孤独都书写了出口。
内容简介:
中学教师戈列格里斯游荡街头时,无意间在书店发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随笔《文字炼金师》。书中的语言振聋发聩地敲击着戈列格里斯的心,使他从井然有序、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瞬间醒悟并迫切希望改变。他搭上前往里斯本的夜班火车,去一一拜访普拉多书中的亲友,一步步重新拼合这位非凡医生与天才作家的生命图景,构建天赋异禀但难逃生命孤独的普拉多形象。
治愈一个孤独的人,需要另一个孤独的人。戈列格里斯一路跟随着文字以及文字里的人生逃离忙碌不变的庸常,延展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可能性存在,呈现帕斯卡尔式的哲学省思与蒙田式的深度思辨,探究生命的幽微与感动。
赖蒙德·戈列格里斯的生命出现巨变的那一天,开始时与其他无数的日子并无二致。七点四十五分,他走下联邦阶地,踏上市中心通往科钦菲尔德文理中学的科钦菲尔德大桥。每个去学校上课的日子,戈列格里斯总是在七点四十五分踏上大桥。有一次桥被封锁,当天他在希腊文的课堂上便出了个文法错误。过去从未发生过这种事,之后也未曾再有。全校连续好几天都只谈论这个话题。话题讨论得越久,便有越多人认为是道听途说。最后,连当时在场上课的学生也认为自己听错了。简直无法想象,这位在众人口中名为“无所不知”的老师会在希腊文、拉丁文或希伯来文上犯错。
戈列格里斯望着前方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尖塔,其上是古尔藤山,其下是绿松石色的阿勒河。一阵狂风袭来,揭去他头上低矮的云层,吹翻他的雨伞,让雨水直打在脸上。这时他注意到桥上那位女子。她的手肘撑在栏杆上,在滂沱的雨中读着像是一封信的东西。她用双手紧抓住那张纸。戈列格里斯走近时,女子突然一把将手中的纸揉成一团,奋力向前一扔。戈列格里斯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这时只离她几步远。他在她被雨水打湿的苍白脸上看到了愤怒,那怒火并非能借厉声嘶喊消退,而是一股潜化入心的顽强愤懑,在她体内灼灼焚烧已久。这名女子此时伸直双臂撑着栏杆,脚跟滑离了鞋。她就要跳下去了,戈列格里斯心想,任强风将伞吹到栏杆外,他把装满学生作业簿的提包扔到地上,嘴里吐出一串平时少用的骂人词汇。手提包的封口松开了,作业簿滑落在潮湿的柏油路上。女子转过身来,好一会儿动也不动地看着作业簿因沾到水而颜色逐渐转深。接着她从大衣口袋掏出一支签字笔,走两步,探身在戈列格里斯的额头写下一串数字。
“对不起,”她的法语带着外国腔,口气紧张地说,“但我不能忘记这个电话号码,身边又没有纸。”
这时,她看着自己的双手,仿佛第一次见到似的。
“我当然也可以……”她来回看着戈列格里斯的额头和自己的手,在手背上抄下这串数字。
“我……我不想留下这个号码,我希望忘掉一切,但是我看到信落下时……又必须记住这个号码。”
厚镜片上的雨水模糊了戈列格里斯的视线,他笨拙地摸索着潮湿的作业簿,察觉签字笔的笔尖再次划过额头,接着便发现那不是笔尖,而是那女人的手指,她正试着以面纸擦掉那串数字。
“我知道这很冒昧……”她开始帮戈列格里斯捡拾作业簿。他不但碰到她的手,也轻触到她的膝盖,当两人同时伸手想捡起最后一本作业簿时,头撞在了一起。
“谢谢你,”他们面对面站着时,他这么表示,然后指着她的头说,“会不会很痛?”
她垂下了视线,心不在焉地摇摇头。雨水打在她头发上,顺着脸颊流下。
“我能跟您走几步路吗?”
“呃……嗯,当然可以。”戈列格里斯吞吞吐吐地回答。
他们一言不发地一起走到桥头,继续往学校方向前进。戈列格里斯的时间感告诉他此刻已过八点,第一堂课已经开始。这“几步路”到底要走多远?女子迎合他的脚步,缓缓走在他身边,仿佛可以一整天这样走下去。她竖起大衣的宽领,身旁的戈列格里斯只能看见她的额头。
“我必须去那所学校,”他停下脚步说,“我是文理高中的老师。”
“我可以一起进去吗?”她轻声问。
戈列格里斯犹豫半晌,拿袖子擦了擦湿掉的眼镜,终于说道:“不管怎样,里头总能避雨。”他们走上阶梯,戈列格里斯帮她拉开门,然后站在上课期间显得特别空旷安静的大厅。两个人的大衣在淌水。
“请在这里稍等。”说完,戈列格里斯就走进厕所拿毛巾。
他站在镜子前擦干眼镜、洗把脸,而额头上的数字仍然清晰可辨。于是他抓起毛巾一角沾了点温水,正想开始擦拭额头时,却突然停下来。当他几个小时后回想这件事时,意识到:那正是决定一切的时刻。他突然明白,自己根本不想抹去与这名神秘女子相遇的痕迹。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