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特点不在于讲授理论,而是提供具体的方法和工具,用20张表格把培训体系系统化地贯穿。
2.书中的方法论融合了很多经验,更具实操性,有利于提升培训的价值。
3.作者此前著作《培训进化论》销量过万,广受读者喜欢。
4.作者是实践派,每年讲“人才培养”“培训设计”方面的课程近150天。自建的公众号“培训每日谈”已有近40000名粉丝。
基于企业内培训的主要挑战和关键任务,《20张表单做培训 可落地的企业培训实操手册》涵盖从挖掘培训需求到推动培训落地的整个流程,共分为7章,每章含2~5个表单,并围绕着这些表单展开相应内容,以解释背后的原理和方法论,介绍表单的使用方法。
《20张表单做培训 可落地的企业培训实操手册》适合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培训经理、培训师、培训顾问等专业人士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提升员工在组织内的影响力。
表1 培训需求调研——像咨询顾问一样做调研
你是否了解咨询顾问这个工作?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写字楼;年纪轻轻,就与客户企业的中高层直接对话;经过几个月研究,拿出一份厚厚的报告,对客户的管理状况“指点江山”。可能,报告中很多内容都是客户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多个客户观点的综合体,而咨询顾问的职责是在这个综合体上提出令客户相对满意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咨询顾问可以获取这些管理精英的观点,洞察他们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调研能力,尤其是访谈能力。我做咨询顾问5年,受益最深的莫过于调研访谈能力、商业思维和系统化思维,这对于如何从客户角度思考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尤为重要。在我后来转为做培训的时候,这些能力的迁移,使我受益良多。培训不是课程的拼盘,而是基于业务问题调研分析,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访谈和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基于学习手段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未必能解决全部问题但一定对业务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所以,培训前的调研尤为关键。很多伙伴都知道“433”法则,最先提出“433”法则的是欧美国家,它们对培训预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使用比例约为40%、30% 和30%,也就是预算的4成用于培训前,培训前所做的事包括调研分析、沟通、方案汇报、实施准备等,其实培训的成功往往来自于培训前的扎实设计。而调研分析是设计的基础,本章就为大家介绍咨询顾问常用的调研方法。
……
目录
第 一章 寻根求源,挖掘人才培养需求 1
表1:培训需求调研表-像咨询顾问一样做调研 2
表2:培训需求访谈表-用结构化访谈技巧深挖需求 12
表3:基于业务痛点的培训需求分析表-培训要解决问题 30
第 二章 以终为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41
表4:学习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表—No Sponsor,No Result 42
表5:基于业务痛点的培训目标设定表—让人才培养项目有的放矢 52
第三章 目标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65
表6:混合式学习项目设计表—多元化方式培养人才,满足组织需求 66
表7:完整学习项目流程设计表—设计完整学习过程促进业务问题解决 78
第四章 萃取经验,开发精品课程 85
表8:培训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表—用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展示课程 86
表9:精英人才隐性经验萃取表—4种方法萃取精英人才的隐性经验 93
表10:基于学习规律的教学设计表—尊重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设计 106
表11:课程全景图设计表—设计精品课程 115
表12:内训师培养方案设计表—打造优秀内训师队伍 125
第五章 点燃员工,打造学习型氛围 131
表13:员工学习特征分析表—不是所有学员都适合被培养 132
表14:员工学习动机激发设计表—激发学习动机,是人才培养的开始 137
表15:学习项目的体验设计表—为学员设计美妙的关键时刻 148
第六章 学以致用,推动员工改变 155
表16:促动培训效果落地的三维设计表—推动培训效果落地的三股势力 156
表17:促动员工改变的五步设计法—用这5个步骤促动员工发生改变 164
表18:学习项目评估表—四个角度评估人才培养的效果 177
第七章 整合体系,系统规划培训工作 185
表19:企业不同阶段人才培养重点表-培训要有针对性 186
表20:学习设计的有效性评估表—用学习设计的六度模型评估人才培养方案 194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本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谈理论只谈实操,很像立志的风格,追求培训落地性。落地是考验所有培训人的问题,我们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而是要支持公司战略和业务的发展。相信书中务实的操作性表单能够给到读者落地的方法。
中集集团中集学院院长 张卫红本书从培训需求调研到学习设计,再到落地评估,帮助培训从业人员更好地设计学习项目、开发精品课程和推动培训效果落地。书中的方法论融合了很多优秀的经验,更具实操性,有利于提升培训的价值。
——招银大学副总经理 李晓欣
本书让人眼前一亮,有思想、有深度、有路径、有工具。其实,企业的培训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虽同属学习的范畴,但更关注于通过员工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升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更关注于培训结果的落地与应用。本书看似一本工具书,却凝聚了作者多年企业实践和对培训的思考。细读此书,一定会对各级培训工作者带来启发和新的思考。
——海信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经理、海信学院副院长 谷云盛
很荣幸提前读到张立志老师的大作,立志老师是业内难得的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老师,也一直笔耕不辍,这本书是他在培训界努力耕耘多年的一个总结,让培训变得更简单,更容易落地,更容易推广,很适合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阅读和借鉴。
——外滩商学院创始人 叶阿次
立志是实战派,而不是理论家,所以书里的招数刀刀见血,对有志于做些对业务有用的事的企业培训同行来说,应该很有助益。
——联想控股管理学院院长 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