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恭:传承家规成方圆/家风家教系列
0.00     定价 ¥ 49.8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4559151
  • 作      者:
    水木年华
  • 出 版 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夫家之有规,犹国之有经也;治国不可无经,刑家不可无规!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是如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家规家风,肯定是儿女不才,家庭不睦,道德滑坡,风气低俗。没有良好的“家规”的约束,甚至还会触犯“国法”。所以我们要遵规守矩,良言善行,以良好的家规家风,形成全社会和谐良好的风气。希望读者能《恭:传承家规成方圆/家风家教系列》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对家规有一个新的认识,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家规,学习家规,实践家规,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带着它的精华部分回归到我们当下繁忙的生活中来,从而使孝道精华得以发扬光大,为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恭:传承家规成方圆/家风家教系列》:
  齐宣王执政时期,田稷子办事认真负责,处世公平正义,深得齐宣王的信任,被任命为齐国的相国。田稷子被拜为相国后,由于整日公务繁忙,又加廉洁清正,俸禄微薄,无法更好地赡养母亲安享晚年,心中有愧。
  恰好,有一个下级官吏来拜见他,想托他办点私事,献给他百镒黄金,说是孝敬老夫人的一点心意。田稷子几番推辞,但碍于情面,最后还是收下了。
  他把接受了下级贿赂的百镒黄金,带回家去交给母亲。母亲眼望百金。不但没有为儿子的孝顺而高兴,反而觉得可疑,便问道:“你担任丞相已经三年了,从未见你有如此多的俸禄,难道是掠取民财、收受贿赂得来的?”
  田稷子吞吞吐吐地回答说:“是我的一个部下孝敬您的。”
  田母顿时火冒三丈,气愤地说:“难道我过去对你的教诲全都忘了吗?你这样做,是不是有愧于做一个正直君子的德行?快告诉我这是从哪里来的?”
  田稷子忙跪倒在母亲的身旁,泪如雨下,惭愧地说:“孩儿没有忘记母亲的教导,这笔钱是一个下级官吏送我的。他知道母亲大人年迈体衰,特让我表达一下诚意和孝心,孩儿因国务缠身,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深感不安,就请母亲收下孩儿的这份孝心吧!”
  田母听后,更加生气了,她严厉地斥责田稷子:“你自己腐败堕落不说,难道还想让我陪着你毁掉一世英明、做个不忠不义之人吗?”
  母亲转而又说:“我常听说君子应当有道德修养,行为要纯洁,不随便取不应有的报酬;办事要尽自己的努力,说话要老实,不能欺骗人,不做不合仁义的事,不正当的钱财不拿到家里来;说的做的都一样,表里相符。”
  “现在,国君封你做这么大的官,俸禄也很优厚,你就应当努力把国家的事办好。作为一个大臣,治理国家,应当把所有的能力都拿出来。要忠于职守。至死不变,还要廉洁公正,这样,办事才能顺利,自己也可以避免灾祸。而你的做法,正好相反:你上欺国君,下负百姓,距离一个忠臣的标准太远了,更忘记了平时我对你的教诲之言,实在让我痛心啊!”
  接着,田母又哽咽地说:“做大臣不忠,和做儿子不孝一样。不义之财,我小能要;不孝的儿子,我也不能要。”
  田稷子羞愧难当:“孩儿不孝,惹母亲生气,愿听凭母亲发落。”
  田母说:“速将金子退回,向宣王请罪,听凭国君发落吧!”
  田稷子听了母亲的训斥,觉得很惭愧。他把人家行贿的钱全部退回,并且亲自入宫到齐宣王那里去请罪。
  田稷子跪见宣王说:“田稷子侍奉大王多年,大王宠信为臣,作为臣下应兢兢业业,忠心报效大王,但为臣有失大王之望,因一时糊涂,收受百金贿赂,有愧父母,有愧君王,有愧国家,犯了死罪,应当要处死,以正国法,以严家规,速求大王杀掉为臣,为臣才得以心安。”
  宣王不解,说道:“为什么?”
  田稷子将自己受贿后遭到母亲训斥的经过如实禀报给了君王。
  齐宣王听完后说:“相国何至于此,我知道你的母亲德高望重,又年迈体衰,而你昼夜为国操劳,本王深知孝义之道,却不能使相国在母前尽孝,乃本王之过,想我堂堂齐国,沃土千里,国富民强,一代国相,百金又算得了什么呢?”
  田稷子羞愧地说:“罪臣田稷子自幼受严母教诲,本应尽心竭力,报效大王,但私受贿赂献给母亲,母亲非常生气。背叛大王乃不忠,不听母命乃不孝,不克己守法、身体力行,有失民意。我没有很好地管理下属,又辜负了大王厚望。如不是母亲一番教诲,我就将铸成大错,臣罪有应得,望大王赐臣一死。”
  宣王听后,对田母严于教子的义行义举赞不绝口。鉴于田稷子能接受母亲的教育,主动自首,他决定赦免田稷子的罪过。于是,宣王亲自将田稷子扶起:“相国这样严于律己,实在不易啊!我将下旨免除你的罪行,请你继续担任相国,辅助我治理好齐国。”并将千金赏赐田母,诏令天下学习田母廉洁清正、教子有方的高尚品德。
  田稷子身为相国而严奉其母教诲,实乃不易;知错能改,退百金,向宣王认罪,更是难得。作为战国时期一大国之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国尽心竭力,取百金如九牛而取一毛,并无过分之处,然大张旗鼓退金、认罪、求死,是可贵的。况且田稷子受贿给其母,倘不声张,齐宣王也不会知道。田稷子实乃清官中的清官,仁臣中的仁臣了。从田母教导田稷子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田母教育田稷子廉洁正直,责备儿子不能拿取非义之财,教他要忠心尽职,竭尽全力。在位应该安守本分,尽忠职守,不白白地接受职位与俸禄。同时也很赞叹田稷子勇于改过的行为。田母的教子艺术是非常高超的,她言辞真切、字字珠玑、句句如针见血,分析事理透彻明了,使田稷子心悦诚服,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清正廉洁、教子有方的一代圣母,永远值得人们敬仰。
  《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君子不能不劳而获啊!没有功劳而接受职位、俸禄,都是不应该的,更何况是去取得非分之财呢?”田稷子母亲的道德标准和我们现代的道德标准当然不大相同。她所说的,要绝对地忠君,讲的是封建道德。我们提倡的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然而她反对儿子接受贿赂,却是很正确的。
  古人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母亲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母亲,值得今人学习。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家有家规:治家首要正家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
能治家才有家和
治家犹如治国
媳孝婆贤铸家规
人则孝,出则悌
孝悌乃做人之本
兄弟要同舟共济
重视家教兴家风
爱子不教非爱也
教子如同养女
家规要赏罚严明
治家应明确家规

第二章 恪守祖训:家传祖制记心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德报怨是君子
居安之时要思危
错而能改谓之善
人可穷志不可穷
求人不如求己
切勿倾于名利
少年应有大抱负
一知半解不可取

第三章 居家规范:生活习性家规约束
知礼有德能服人
读书应做到三到
宁肯寒酸不奢侈
言行举止应守礼
待人要恭恭敬敬
切不可喜新厌旧
珍惜时间莫荒废
饮食以适可为宜
做事不可慌张
难易皆以常心待
用人物,须明求
借人东西要及时归还

第四章 修身养性:以德报怨传家法
常思报恩莫报怨
仁爱之心不可弃
谦谦君子美如玉
小不忍则乱大谋
君子有三戒
无欲无求能安心
弱时不可无强心

第五章 与人为善:言辞有道积家德
多话不如少话
知人短勿揭人短
势不压人理服人
为人处世莫多言
好言一句三冬暖
美言可以获得尊重
识不逾人莫言断
势不及人休言讳
攻人之恶毋太严
言辞为智者所用
可行勇不可言勇
言语之前先静心
勿把心事全说出
言语应清晰舒缓

第六章 广交益友:积人脉以聚家脉
交绝不出恶声
君子多交益友
勿害人但要防人
观言品行识他人
患难方显真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
行事不操之过急
以诚与德感化人
交君子,远小人

第七章 温良待人:敦厚处世彰家风
韬光养晦自存身
切忌锋芒毕露
有长处则益于人
好钢用在刀刃上
严于律己慎于行
先付出后收获
善于听取忠告
切忌随意炫耀
处世眼光应长远
宁让人,勿使人让我
刚柔相济道中庸
以宽心容人之过

第八章 齐家治国:公正贤明为大家
恪尽职守勿求名
民乃天下之根本
得民心者得天下
先做好人再做官
身在公职忌私心
有信有威能服众
为官清廉居家俭
为官勿贪忌奢华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