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施工管理
1.1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一时段二方式三目标)
2.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
3.项目各参与方的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
(续表)
参建方工作主要阶段目标任务
参建方工作主要阶段目标任务
业主实施阶段全过程投资+进度+质量“三控”: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
“三管”:安全、信息和合同管理
“一协调”:组织及协调
设计方设计阶段(也涉及实施阶段的其他阶段)①自身的三大目标:成本+进度+质量
②项目投资目标“三控”:设计的成本及造价、进度和质量控制
“三管”:设计的安全、信息和合同管理
“一协调”:设计的组织及协调
供货方施工阶段(也涉及实施阶段的其他阶段)供货方自身的三大目标:成本+进度+质量“三控”:供货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
“三管”:供货的安全、信息和合同管理
“一协调”:供货的组织及协调
工程
总承包方实施阶段全过程①自身的三大目标:成本+进度+质量
②项目投资目标—
施工方施工阶段(也涉及实施阶段的其他阶段)施工方本身的三大目标:成本+进度+质量“三控”:施工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
“三管”:施工的安全、信息和合同管理
“一协调”:施工的组织及协调
注: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和总组织者,业主方的项目管理为管理的核心。
4.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相关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7的规定,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项目的风险、进度、质量、费用、资源、合同管理;项目的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项目的沟通与信息管理等。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施工总承包方与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特点
施工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
①承担施工任务,并对分包方进行管理;
②分包单位须经业主的认可;
③对所有分包单位进行管理。①各种管理责任(如参与施工,需要参加投标);
②分包单位须经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认可;
③对所有分包单位进行管理。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特点
工程特点施工与设计的组织集成
实现目的为项目的建设增值
合同类型多采用变动总价合同
单选题
1.【2017年】对施工方而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费用目标”是指项目的()。
A.投资目标B.成本目标C.财务目标D.经营目标
【答案】B。
2.【2015年】建设工程项目供货方的项目管理主要在()阶段进行。
A.施工B.设计C.决策D.保修
【答案】A。
3.【2018年】EPC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的阶段是()。
A.决策→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
B.决策→施工→动用前准备→保修期
C.设计前的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
D.设计前的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保修期
【答案】D。
4.【2016年】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工程总承包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
B.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管理的目标只包括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目标
C.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供货方的成本目标、供货的进度和质量目标
D.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不涉及项目设计准备阶段
【答案】C。
5.【2016年】项目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
A.编制项目建议书B.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C.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编制项目初步设计
【答案】B。
6.【2018年】关于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施工任务并对其质量负责B.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接签订合同
C.承担对分包方的组织和管理责任D.负责组织和指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
【答案】C。
7.【2017年】甲企业为某工程项目的施工总承包方,乙企业为甲企业依法选定的分包方,丙企业为业主依法选定的专业分包方。则关于甲、乙、丙企业在施工及管理中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企业只负责完成自己承担的施工任务B.丙企业只听从业主的指令
C.丙企业只听从乙企业的指令D.甲企业负责组织和管理乙企业与丙企业的施工
【答案】D。解析:施工总承包方为工程施工的总执行者及总组织者,它不仅要完成自己承担的施工任务,还负责组织、指挥分包单位(自行分包和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的施工。
8.【2015年】建设项目总承包的核心意义在于()。
A.合同总价包干降低成本B.总承包方负责“交钥匙”
C.设计与施工的责任明确D.为项目建设增值
【答案】D。
1.2施工管理的组织
一、组织论
1.系统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内容
人的因素管理、生产人员的数量及质量。
方法与工具管理及生产的方法与工具。
组织组织论的一个重要结论: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组织论及组织工具
二、项目组织工具
1.各项目组织工具的特点分析
组织工具表达的含义表达方式图中矩形框含义连线的形式
项目
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逐层分解一个项目的结构,反映该项目的全部工作任务。矩形框+连线项目的组成部分(工作任务)直线
(层次关系)
组织
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指令关系。组织系统中的工作部门单向箭线
(指令关系)
合同
结构图反映一个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合同关系。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双向箭线
(合同关系)
工作
流程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个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矩形框+菱形框(判别条件)+连线工作(工作+工作执行者)单向箭线
(逻辑关系)
2.各组织工具示意图
三、项目结构图
分解
原则①考虑项目的组成及其进展的总体部署;
②有利于实施任务的发包和进行,且与合同结构特点相结合;
③有利于控制项目目标;
④与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相结合。
记忆口诀:“部族发点标志(织)”。
作用①项目结构图是项目结构的编码的依据;
②项目结构图与项目结构的编码是编制投资、进度控制等管理工作的编码的基矗
特点群体、单体工程都可进行项目结构分解
四、常用的组织结构
1.各组织结构的特点
模式特点
职能组织结构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每一工作部门可对直接和非直接的下属下达指令。
线性组织结构来源于军事组织系统,每个工作部门的指令源唯一;国际上经常采用。
矩阵组织结构每个工作部门的指令来自横向和纵向两个部门:对于施工企业,其纵向部门可以是计划、技术、合同、财务及人事等管理部门,横向部门可以是项目管理部;对于大型建设项目,其纵向部门可以是投资、进度、质量等控制部门,信息、人事、财务等管理部门,横向部门可以是各子项目的项目管理部。适用于大型组织系统。
2.组织结构示意图
(1)职能组织结构与线性组织结构
(2)矩阵组织结构:若纵向和横向工作部门指令发生矛盾,则由该组织系统的高指挥者,示意图中的A进行协调。为了避免纵向和横向工作部门指令发生矛盾而影响工作,可采用以纵向工作部门指令为主或以横向工作部门指令为主的矩阵组织结构模式,减轻A的协调工作量。(示意图中纵向或横向指令为主的线用实线表示)
五、工作任务分工与管理职能分工
1.工作任务分工表与管理职能分工表的比较
类别内容
工作任务分工表编制
步骤①详细分解施工各阶段的管理任务;
②确定项目经理,各主管部门(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
③编制工作任务分工表。
编制
要求①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是项目组织文件的一部分,各个项目都应编制;
②在工作任务分工表中,应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由哪个工作部门负责,由哪些工作部门配合和参与;
③对于任务分工表中的每个工作任务,其主办部门≥1个,运营部、物业开发部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
管理职能分工表编制
要求①不同的职能部门可承担不同的管理职能;
②业主及项目各参与方都有各自的项目管理任务,管理职能分工,因而各参与方都应编制各自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表;
③管理职能分工表以表的形式反映每个工作部门对每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可用于企业管理;
④若管理职能分工表不能明确表达每个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则用管理职能分工描述书辅助表达。
2.管理职能分工流程
六、工作流程组织
内容①管理类,如投资及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及设计变更等;
②信息处理类,如和生成月度报告相关的数据处理流程;
③物质类,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外立面施工等流程(属技术类)。
任务①定义工作的流程是工作流程组织的任务,其工作流程图视需要逐层细化;
②一个建设项目主要的工作流程组织有:设计准备工作、设计工作、施工招标工作、物资采购工作、施工作业、各项管理工作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流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