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旅游》:
二、奖励旅游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性增强
今后的奖励旅游活动将比以往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个性彰显,关注人的内心需要和人性的充分满足。奖励旅游作为满足员工高层次精神需求的特殊形式,其文化性、人性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将体现得更为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更多地考虑了当地的文化因素。在旅游项目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具有文化品位的活动,能够突显企业的文化与经营理念,并与体育运动、户外活动和其他娱乐项目相结合。
(二)奖励旅游与商务活动相结合
目前,奖励旅游已经改变了原来纯旅游的方式,与会议、培训和企业业务活动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奖励旅游与会议、展览、大型活动、公司业务等商务活动由过去的泾渭分明转向了现在的相互交融与结合。企业员工对奖励旅游的观念也从原来单纯的以参加纯旅游活动为荣转为追求参加专业会议或培训为自己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
(三)参与性奖励旅游崛起
过去的旅游者常常满足于观赏,而今天新一代的旅游者则强调亲身体验。常规的观光、购物等包价旅游项目已无法满足奖励旅游者的需求,他们要求在日程安排中加进更多的参与性活动项目,使他们的奖励旅游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参与性奖励旅游符合当今人们追求更充实、更完美、更有价值的生活愿望,为奖励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旅游形式多样化
随着奖励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强,以及团队出游经常发生团员时间上的冲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多样化的奖励旅游活动形式。采用个体旅游形式使奖励旅一游的实行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让受奖人员携带家属出游,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奖励旅游将通过发掘家庭价值和所蕴含的人情味,进一步发挥其激励作用。
(五)深度旅游增加
奖励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深度旅游”的趋势,即单一地点移动,减少周转的地点,节约宝贵时间用在当地的旅游活动上而不是长途旅行上。表现在旅游线路上就是“点对点”的旅游,即整个旅游行程只有一个目的地,而不像以往将很多目的地安排在一次旅游活动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旅游正被深度旅游所替代。
三、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加快奖励旅游市场的培育
我国发展奖励旅游首先就应该转变企业观念,提高其对奖励旅游的认识,从而加快国内奖励旅游市场的培育。奖励旅游经营企业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各种宣传手段,比如邀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士参加供需双方见面会,向其介绍奖励旅游知识;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奖励旅游宣传;介绍国外采用奖励旅游的成功案例及流程;向企业发放宣传材料等。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了解奖励旅游,提高奖励旅游在国内的普及率。
(二)设计高水准的奖励旅游产品
奖励旅游目的地和提供奖励旅游服务的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客户企业和奖励旅游者两方面的需求,并设计出让双方都满意的高档次、高质量的奖励旅游产品。产品的设计一定要围绕奖励旅游客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目标来“量身定做”,应注重“以人为本”和体现创造性,同时必须关注和完善奖励旅游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努力做到将一个“完美的经历”奉献给奖励旅游者。
(三)加大国际市场促销力度
1政府与旅游业界相互配合,进行对外宣传
国际奖励旅游市场的开拓,仅靠旅游业界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帮助,如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信息的导向等。所以政府可组织国内一些旅游企业赴国外参加一些大型的旅游交易展览活动,帮助旅游企业与国际买家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贸易洽谈和交流,或者是政府出面邀请一些著名的奖励旅游商来国内进行考察。
2积极参加国际上大型专业奖励旅游展
这是推广我国奖励旅游产品的重要机会,而且还能达到扩大我国奖励旅游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其知名度的目的。现今国际上著名的专业奖励旅游展会包括:欧洲会议奖励旅游展(EIBTM)、美国芝加哥会议奖励旅游展(IT&ME)、亚洲奖励旅游和会议展(IT&CMA)等。我们应该注重参展的持续性和提高参展质量,结合国际奖励旅游市场的动态变化,相应地调整营销战略。
(四)提升奖励旅游企业的实力
我们必须尽快提升奖励旅游企业的专业化素质,通过调整业界结构、整合内部资源,培养一批素质高、技术强的奖励旅游专业人才,以增强奖励旅游企业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应该在行业资源优化整合的基础上,成立一批专门经营奖励旅游业务的专业奖励旅游公司,并打造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企业品牌。奖励旅游企业还要具有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能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