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忠20年养生研究成果总结!雾霾时代排毒必读工具书。
人体使用手册系列终结版,全系列图书亚洲累计销售突破300万册,终结版再创销售奇迹!不能长寿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治疗方法不当,更可能是运用了错误的养生逻辑,本书将为你揭示这一切,学会正确的养生逻辑,改变对身体运行的错误认知,才是健康的基础。
你能活到110岁,你做好准备了吗?
《人体使用手册3:养生的逻辑》中讲到不能长寿的原因,不只是因为生了疾病使用了不当的治疗方法,更可能是我们运用错误的养生逻辑,错误地理解了身体和疾病。如果掌握正确的养生逻辑,改变对身体运行的错误认知,从源头厘清健康的根本要义,就有可能彻底远离慢性病,拥有健康的长寿人生。
本书结合了吴清忠先生多年养生心得,不仅从养生的逻辑层面上梳理了疾病的源头问题,还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方法。
生理的养生无非两件事:“养气血”、“排垃圾”。《人体使用手册》介绍的一式三招适合现代人养气血,能提升身体的总体能量;而本书介绍的居家简易按摩法旨在促进经络的通畅,提升身体排除垃圾的能力。这些生理上的养生方法花费少、不费力,每天只需一刻钟。当然,心理的养生也不容忽视,许多疾病的根本原因在心理,生理只是反映心理问题的结果,清除情绪垃圾跟清除生理垃圾一样重要。
只要将这些都做到位,我们就都有可能获得健康长寿的人生。
希望本书的面世能对读者的健康起到有益帮助。
《人体使用手册3:养生的逻辑》
第一章养生是一种思考方式
慢性病医学之所以无法称为科学,主要是目前人类还没有理解身体完整的运行逻辑,特别是人体自愈机制的运行逻辑。只有在人类完全理解身体的各种运行逻辑,也具备了各种慢性病的痊愈方案时,慢性病医学才能真正称为科学。
因此,每当面对难解的慢性病时,我总是从哲学层次开始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案。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身体是很容易出错”,还是“身体非常不容易出错”这个问题是一个哲学层次的假设。选择不同的假设,会发展出完全不同的应对方案,其结果自然也会完全不同。
现代医学把大多数的身体异常都归类为身体出错了,这种逻辑是建立在“身体是很容易出错”的假设基础下所做的疾病定义。
第二章善用人体先天资源
通常计算机的使用手册是由设计系统的工程师写的。《黄帝内经》的这种结构和内容,虽然很难让人相信是人体设计者所写的,但至少是从一个人体设计者的角度来观察人体所写出来的。从这个观点来检视现代医学,现代医学是从解剖学、疾病的表面症状,以眼见为真的逻辑透过无数的观察和研究所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是从人体使用者的角度来观察人体所建立起来的体系。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察人体的视角,自然发展出完全不同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第三章经络是人体的体液通道
人体的经络分布于全身的表面,可以说全身皮下组织的所有细胞都生存于各个经络之中,也就是存在于一条条体液流场所构成的河流之中。
身体经络中细胞产生的体液垃圾可能有两个通道。一部分渗入静脉的微血管进入血液,循着血液循环系统透过肝、肾将垃圾过滤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循着经络流动,最终流入膀胱经排进膀胱再排出体外。
利用这项推理可以发展出膀胱经的按摩,按摩的目的在于促进膀胱经中的垃圾往膀胱俞穴移动,减少膀胱经上连通各个经络的俞穴中堆积的垃圾,使得各条经络进入膀胱经的通道通畅。有机会改善全身经络的通畅程度,促使经络排除垃圾的功能充分发挥。
第八章 居家简易按摩
我在家每天都会做一道必要的功课,家人之间互相进行一套简易的按摩。坚持了一年多下来,觉得有很好的成效,在此分享给读者。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一些不容易治愈的慢性病。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干癣、各种皮肤病等。也能改变身体的体形,如脊椎侧弯、过度肥厚的肩背、臀部和大腿等。这个方法的重点在于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由于每天做,每次做的效果只需要维持一天即可。不像到按摩店里请人按摩,按摩一次需要维持几天的效果。因此,在家的按摩并不需要专业的手法,也不需要精确的认穴技术,只要在相关的经络部位按摩即可。很容易学,按摩一次只需要十分钟。养生方法一定要简单才容易长期坚持。
第一篇 观念篇
第一章 换一种思考方式看医学与疾病
第二章 启动人体自愈机制是最有效的养生方式
第三章 自愈机制的运行逻辑
第四章 经络是体液的无形通道
第五章 膀胱经是身体的大排水沟,排除垃圾获得健康
第六章 建立低成本健康体系
第二篇 实例篇
第七章 恼人干癣,不药而愈
第八章 痛风的水肿现象不是病
第九章 改善毛囊环境,白发变黑,新发再生
第十章 哮喘的自然调理
第十一章 一探心理病因:堆积在人体的情绪垃圾
第十二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
第三篇 按摩篇
第十三章 每日简易按摩第一步:梳头
第十四章 每日简易按摩第二步:推背
第十五章 每日简易按摩第三步:心包经按摩
第十六章 每日简易按摩第四步:其他经络的按摩
第四篇 仪器篇
第十七章 从中医的诊断价值谈起
第十八章 仪器化带来中医新发展
第十九章 经络调理的新技术:气场束
第二十章 经络仪检测的原理与运作
第二十一章 相对气血指标的发现与运用
第二十二章 经络检测与气场束调理成果解读
第二十三章 更专业的研究工具:实时监测经络仪
第二十四章 睡眠的仪器检测与调理
后记 一个心愿带来的无限期待
附录 读者问答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