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23岁的沈祖棻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破碎河山,作《浣溪纱》词,以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名动一时,人称“沈斜阳”。此后又与夫婿程千帆并称“当代赵明诚李清照”,所谓“易安之后见斯人”,甚至有民国D一女词人之誉。
沈祖棻先生非但工于诗词创作,亦精通理论。她先后任教于成都金陵大学、江苏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于学术研究卓有成绩,撰有《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均为相关领域名著,至今仍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
2019年是沈祖棻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华书局特别策划出版《沈祖棻诗学词学手稿二种》,影印两部沈先生以毛笔书写的手稿,以飨读者,并表达对这位20世纪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女学者诚挚的敬意与纪念。
此次影印的两部手稿,从抄写之工整、装订保存之精心来看,应均有出版计划,或因忽遭车祸,竟未能完稿,然大体已备,兼具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
沈祖棻先生字法晋唐小楷,秀丽典雅,此次出版,采用全彩影印的方式,并精选进口艺术纸,力求最大程度保存手稿原貌。
本书书名题签集程千帆先生字而成。
本书影印沈祖棻先生《七绝诗论》手稿,以及手抄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一卷(含汪东、黄侃批语),前有张春晓所撰序言。
《七绝诗论》原系中国文学史课程讲义,比《唐人七绝诗浅释》视野更加开阔,不局限于断代文学,将宋诗亦纳入探讨范围,构建起关于七绝一体的总体研究框架。现存稿件篇幅已接近成书,有完整目录,经核对,仅z后一节未及撰写,倒数第二节缺部分详解,而分类、举例皆已具备,距完稿当仅一步之遥。此稿誊写工整,有少量圈改痕迹,勾画亦清晰严谨。封面为程千帆先生题写,稿中有部分程先生蓝笔圈点批校。
手抄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恭楷钞录于南京太平路石爱文印所制蓝格十行笺纸上,字迹秀美工整,一丝不苟。此稿于郑校之外,尚录汪东、黄侃二先生原批近五十处,且有汪东之弟汪楚宝案语数条,极为难得。史料价值之外,此份手稿可谓沈祖棻先生书法面貌的z佳体现,典型晋唐小楷风格,娴雅静美,赏心悦目。
序\張春曉
七絶詩論
手鈔大鶴山人校本清真集卷上(并録汪東、黄侃原批)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文汇报:110年前出生的她,以满腹诗词才华活成了“当代李清照”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inwen/20190129/239248.html?timestamp=154876473424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tamp=154881522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