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任应秋医学丛书:伤寒论语译
0.00     定价 ¥ 68.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254748
  • 作      者:
    任应秋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任应秋先生体悟到学习《伤寒论》很难,他要做一些事情,使后学者能够容易入门。所以50年代编著了这本书,任应秋先生在“序”中说:“这本书,是我学习《伤寒论》的笔记,基本是以林校本为蓝本,不敢稍加窜改,选用诸家注义,总求其平易通达,而合乎临床实际者用之,文质如何,究竟不是我选择的目标。我学习《伤寒论》的方法,是从基础起步的,所以我极珍重异本。先从事校勘,使大家都能够通过各种异本的比较来阅读条文,解决问题;渐次而音义,而句释,而串解,而用现代语翻译出来,达到对每一条文的初步理解;每篇又略为分段,并加以表解,把各个不同性质的条文都联系起来,更易于对《伤寒论》作全面的体会。存心虽如此,学力究有限,是乎否乎,终不敢必,还是盼望大家对我提出批评吧!”


展开
作者简介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
展开
内容介绍

《伤寒论》是中医诊疗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文义含蓄深奥,初学者往往感觉不容易习读。为此,任应秋在20世纪50年代编著了《伤寒论语译》一书,于195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林亿校本作蓝本,去其重复,正其错简,分篇分条进行讲解,同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因此每条分作“校勘”“音义”“句释”“串解”“语译”“释方”等项内容。在每一段落后,作者将该篇的内容重行组织,附以“表解”,使读者更易了解该段落的知识结构。历来《伤寒论》注家虽多,在20世纪50年代,用现代语翻译尚属新创,也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一,任应秋把条文的含义,用现代语言的方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大减轻了学习者阅读的负担,为学习中医经典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此次整理,立足于不改变作者的原意,而就文字、标点、行文、引文、体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的处理。尤其是在“引文”方面,因原作者引用的文献版本不详,因此以现可查阅到的文献为准进行了校对。本书适合各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任应秋先生体悟到学习《伤寒论》很难,他要做一些事情,使后学者能够容易入门。所以50年代编著了这本书,任应秋先生在“序”中说:“这本书,是我学习《伤寒论》的笔记,基本是以林校本为蓝本,不敢稍加窜改,选用诸家注义,总求其平易通达,而合乎临床实际者用之,文质如何,究竟不是我选择的目标。我学习《伤寒论》的方法,是从基础起步的,所以我极珍重异本。先从事校勘,使大家都能够通过各种异本的比较来阅读条文,解决问题;渐次而音义,而句释,而串解,而用现代语翻译出来,达到对每一条文的初步理解;每篇又略为分段,并加以表解,把各个不同性质的条文都联系起来,更易于对《伤寒论》作全面的体会。存心虽如此,学力究有限,是乎否乎,终不敢必,还是盼望大家对我提出批评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