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必考成语199条言语必考成语199条1[考查频次13]层出不穷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侧重没有穷尽。
层见叠出:屡次出现。侧重反复出现。
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2019·联考)以色列在网络安全、汽车科技、精细农业等领域都具有全球竞争力。该国技术创新的关键是,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军队等方面共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允许的文化氛围,还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系统。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试错B厚积薄发竞争
C独领风骚冒险D遍地开花质疑
【答案】A。解析:第一空,“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而由文段及常识都不能推出以色列一家独大,排除C。“厚积薄发”多指进行学术研究等首先要有深厚的积累,广博的基础。形容技术创新成果的不断出现不恰当,排除B。第二空,“试错”指在不能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正确时,通过不断尝试来排除错误决策。“质疑”指提出疑问,强调不迷信权威。对应“技术创新”,侧重应用领域,含有不断尝试意思的“试错”更恰当,排除D。故本题选A。
真题
检索2019年联考(2次)、2018年联考(2次)、2017年河南、2016年吉林、2015年联考、2014年联考、2013年国考、2013年江苏、2012年重庆、2011年江苏、2009年国考2[考查频次1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缘木求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截然相反:界限分明,完全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2016·广东)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扩造,则与示范点建设初衷。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B不谋而合
C南辕北辙D不约而同
【答案】C。解析:分析可知,句意为如果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实际上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是相背离的。“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填入与句意相悖,排除B、D。与“大相径庭”相比,“南辕北辙”体现的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的意义更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真题
检索2018年联考、2016年广东、2015年国考、2013年国考、2013年浙江、2013年吉林、2012年联考(2次)、2012年重庆、2011年浙江、2009年国考3[考查频次10]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多用于肯定句中表赞叹。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手到擒来:手一到就把敌人捉拿过来,形容做事很有把握或毫不费力就能成功。(2017·联考)雾霾问题是个棘手难题,但再棘手也得解决,而且难题破解还得摁下“快进键”。虽然从客观规律上看,治霾难,可就紧迫性而言,治霾还必须得“”,抓住那些核心症结对症施治。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劳永逸釜底抽薪B一马当先根治病灶
C一蹴而就只争朝夕D一步登天刻不容缓
【答案】C。解析:先看第一空,句意是,从客观规律看,雾霾难以在短时间内治理好。“一马当先”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含有讽刺意味)。两词用在此处均不恰当,排除B、D。再看第二空,与“紧迫性而言”相对应,力争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只争朝夕”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釜底抽薪”更恰当。故本题选C。
真题
检索2017年国考、2017年联考、2016年江苏、2015年广东、2015年江苏、2013年广东、2013年吉林、2012年国考、2011年国考、2012年重庆4[考查频次10]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2018·联考)人类在物质世界里生根,在理念世界里生活。如今,“大智云物移”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而我们的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巨变的时代。何为个体?何为他者?何为集体?何为自由?什么是“诗与远方”?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恐怕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义。因为,仅仅依靠所谓的多样性已经不能满足集体与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仅仅依靠包容也不能安顿个体的生活。所以,我们在的物质世界里活得,我们在灯红酒绿中焦虑得。究竟该如何是好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修改旧有理念的“源代码”。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日新月异不知所措意乱情迷B光怪陆离百爪挠心乱象丛生
C光怪陆离不知所措意乱情迷D日新月异百爪挠心乱象丛生
【答案】D。解析:第一空,“日新月异”指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用来形容现今高速发展的“物质世界”,“日新月异”更为恰当,排除B、C。第三空,“意乱情迷”指意志被迷乱、迷惑了正常的心性,被外来的情感影响了正常的思考。与“焦虑”搭配不当,排除A。故本题选D。
真题
检索2018年联考(4次)、2018年广东、2017年吉林、2014年江苏、2013年浙江、2012年重庆、2009年国考5[考查频次10]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2014·广东)“四风”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其背后是的陈旧观念、的“潜规则”、的利益纠结。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根深蒂固习以为常错综复杂
B盘根错节习以为常扑朔迷离
C盘根错节司空见惯扑朔迷离
D根深蒂固司空见惯错综复杂
【答案】A。解析:第一空,“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盘根错节”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由“陈旧观念”可知,此处填“根深蒂固”更恰当,排除B、C。第二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句意为“潜规则”的盛行是“四风”问题出现的一个原因,强调的是“潜规则”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司空见惯”偏重指经常看到的事情,故用“习以为常”更恰当。故本题选A。
真题
检索2018年国考、2018年联考、2018年吉林、2016年重庆、2015年吉林、2014年广东、2014年江苏、2013年国考、2013年江苏、2012年河南6[考查频次9]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毋庸置疑:用不着怀疑。(2018·联考)与先进轨道交通国家比,国内APM等自动导向轨道交通系统占比还较小;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将形成包括APM在内的多制式轨交系统。那么,鉴于APM300型无司机胶轮列车的“小编组、大密度、高灵活”特点,将来势必在国内机场摆渡线、城市远郊社区轨交线,景区及大型娱乐园观光线,乃至三四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遍地开花。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莫此为甚大展拳脚B毋庸置疑大马金刀
C未定之天大有可观D不言而喻大有作为
【答案】D。解析:由句意及后面的“势必”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示一种确定性。“莫此为甚”指某件事情厉害、严重的程度,“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二者填入均不合适,排除A、C。第二空,“大马金刀”形容豪爽,气派大;也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不能用来形容APM300型列车在交通系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排除B。“大有作为”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真题
检索2018年联考、2017年联考、2017年吉林、2016年广东、2016年江苏、2014年国考、2014年联考、2013年广东、2012年浙江7[考查频次8]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一般适用于人。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多用于物品。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2019·联考)现在的诗词普及,还有许多需要留心和甄别的地方。如今市面上诗词普及的图书尤其多,也尤为。有不少普及读物,其中文字错漏百出,采用的故事也都是,甚至是杜撰而来。作为读者,应该加以甄别,尽量选择学者编写的图书,他们的材料、解读都较为严谨扎实,采用的故事也都有正史作为依据。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鱼目混珠稗官野史B滥竽充数逸闻轶事
C鱼龙混杂道听途说D龙蛇混杂胡编乱造
【答案】C。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如今市面上诗词普及的图书质量的参差不齐。“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文段说的是图书的质量有好有坏,并非造假,排除A。“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其适用对象一般为人,不能是所有图书,排除B。第二空,由“甚至”可知,横线处应与“杜撰”构成递进关系。“胡编乱造”与“杜撰”意思相近,排除D。故本题选C。
真题
检索2019年联考、2018年联考、2017年河南、2015年江苏、2015年河南、2013年广东、2013年江苏、2012年联考8[考查频次8]历久弥新弥:更加。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如刚发生过的一样。(2017·河南)真正的经典电影无论什么时代的人看,都不会觉得过时。而支撑其长盛不衰的“戏核”,一定是的思想。眼下国内多数电影成了过眼云烟的“应景之作”,主要原因是习惯于用“扁、平、浅”的流水账方式向观众宣传定型定性的人和事。艺术作品如果完全失去了自身的深刻性、批判性,就等于失去了,化为了一缕缕容易飘散的艺术“轻烟”。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历久弥新灵魂B深入人心本质
C震古烁今精髓D意味深长价值
【答案】A。解析:第一空,“震古烁今”形容事业或功绩的伟大;“意味深长”指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二者均不能修饰“思想”,排除C、D。“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