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2015-2017年度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集
0.00     定价 ¥ 48.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4380163
  • 作      者:
    杨晓敏
  • 出 版 社 :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小小说专家级奖项,具有全国性、威严性和公正性

★优质作品合集,读小小说,悟人生百态


展开
作者简介

杨晓敏,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百花园杂志社总编杨晓敏,男,1956年出生,河南获嘉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州市文联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兼《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入2015-2017年度小小说金麻雀奖作品,共包括10位获奖作者及10位入围者的小小说作品。小小说金麻雀奖坚持作品思想内涵、艺术品位、智慧含量俱佳的标准,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作家的整体创作成就。

展开
精彩书摘

我的文化理想(代序)

杨晓敏

当代小小说已蓬勃发展30 年,对其存在的理由,应该无可置喙了。不仅如此,它还以事实证明,由于参与小小说写作的人成千上万,遍布社会各界,小小说的阅读热潮持续升温,仍有方兴未艾之势,正带动着精短文学(故事叙述、哲理小品等)领时尚阅读之先,并拉长了相关文化产业链条,它所呈现出来的民间性的大众文化意义,使小小说现象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自白话文运动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众多的原因,文学创作只是属于少数文化精英的事,大众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一是全民族大多数人的文化素养、审美鉴赏水平未能得以普遍提升,能够从事写作的人概率小,文学的“小众化”使文学产品不能大量生产;二是发表园地的匮乏,制约着更多具有文学天赋的人登上写作舞台。当然还应该有体制方面的因素和游戏规则的导向问题。所以,从文化意义的角度讲,文学写作一直未能完成从“金字塔结构”到“橄榄形结构”的转变。也可以说,我国的文学乃至文化的“中阶级”未能迅速形成,一个缺乏文学读写训练和缺失中等文化程度教育的庞大群众基础,迟滞了我们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的步伐。

历史进入到新的社会转型期,这种现状得以不断调节和趋于改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使人们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日渐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建设的腾飞,带动并刺激着文化事业的极大进步,而文化软实力的增长,又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着强势的智力资本的支持。图书、报刊、广播、音像、影视、网络等,给精英化、大众化、通俗化的多种文化形态,营造出互动共荣的多元化格局。加上大众的积极参与,文学读写的空间被瞬间放大,变得愈加斑斓多彩,逐渐成为一种能够流通普及于文化市场、被更大的社会群体所消费实用、参与创造的精神产品。大众文化崛起的意义非同凡响,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它必定会像改革开放之于中国经济变革一样,引起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提速升值。

新时期自然也滋生出新的文学样式,来抒发、表达写作者们的思想情怀、艺术追求和认知生活的能力。小小说应运而生,顺应着历史选择的时尚读写的文化走向。小小说是现实生活中的直接对话,它虽不是“大菜”,但方便可口,色香味俱佳,又有足够的营养。它似乎是无力的,但却是真诚的,因为它是一种近距离的诱惑,能开掘出平淡人生中隐藏的生活秘密来,充实人生的阅历和识见。小小说的读写不仅能为徘徊在文学边缘的人,拓宽大面积的文化参与和消费,圆了文学梦的情结,而且自身就携带着具有相当亲和力的文化权益。

当今社会,已形成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多元格局,各自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作用。引导和重铸着人类灵魂、支撑社会文化建筑高度的精英文化诚然不可缺;能够迎合一部分人休闲、消遣的通俗文化需要加以扬弃。而春风化雨、滋润心灵的大众文化,则本身兼有精英文化质地又有通俗文化市场,能够惠泽普通民众,引领社会文明的主流。大众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最活跃也最有亲和力。现在的理论界和评论界,喜欢两分法,要么谈精英文化,要么谈通俗文化,或者谈纯文学(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似乎忽略或回避了这么一个庞大的中间地带的契合点,即介于它们之间的大众文化形态。

一种文化,仅靠少数精英的呐喊和觉醒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缺乏大众热心参与和大面积流通消费的文化,不能真正具有“接地气”的力量,只能是一种“小众”的或“弱势”的文化。一个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标志应该是,把原始的文化资源型积累和受众的被动型接受,逐渐转化为大众的主动参与生产和选择性消费,转化为精神产品的活力创造和国际化的文化输出。文化强国首先要文化繁荣,而真正的文化繁荣不是单指“精英文化”即科研式的开掘利用,其实大众文化形态与通俗文化形态亦有自己的经典化标准,文化繁荣从根本上涵盖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因为小小说文体的简约通脱、雅俗共赏的特征,就决定了它是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我有一个观点,作为小小说文体,它的文化意义大于它的文学意义。一篇小小说,要求它承载非常高端非常极致的文学技巧,或者要求它蕴涵很大的精神能量,是非常难的,也会限制它旺盛的生命力。如果延伸一步,小小说的教育学意义又大于它的文化意义。小小说是众多文学体裁中,一种非常受社会各界读者青睐的文学读写形式。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水平、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会在潜移默化的孕育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比例要小得多,做好基础的或中等程度的文化普及教育,应该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大前提。小小说能让普通人长智慧,对传统的文化读写活动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仅以《小小说选刊》、《百花园》为例,30年来的发行量已逾亿册,培养和成就了成千上万的写作者,影响了两代读者,所以还可以认为,小小说的社会学意义又大于它的教育学意义。

当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坚持精英化写作并能够创造阳春白雪式的经典,以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固然重要,文学作品不能没有煌煌巨著和传世的示范性标本,作家不能没有这种理想情结和执著追求。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同样应该理解更多的人,去热爱一种质朴平易、言近旨远,并能启蒙文学鉴赏入门的文体,以有限的时间和有效的读写,在浮躁和逼仄的世俗生活中,来张扬自己内心深处永不褪色的青春浪漫情怀,以及对于高质量的诗意生存的神往与钟情;因为精神产品所携带的意识形态因子以及独持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会从不同的精神层面影响着的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如果多一些独立思考生活和多维认知事物的方法,健全人格和丰富想象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国有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积淀的文化瑰宝和文学典章不胜枚数。从《四书五经》到孔孟老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阿Q正传》等等。让我们引为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许还会有些许惆怅与遗憾。因为不可否认,我们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在社会文明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起码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究其根源,恐怕除了物质文明所体现的硬性指标外,还因为整体的国民文化素质、大众生存的文明美育水平没有提升到相应的高度。譬如我们大部分的人群是没有能力去欣赏《红楼梦》、去理解“卡夫卡”的,从务实的角度讲,总得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文化滋润,来弥补这么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拥有资源到开发产品,再到进入大众生活的自觉文化诉求,直至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这中间有着复杂而系统的精密工艺,本身就是一道科学的智力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投入过程,充满创新意味。

我坚持认为,精英化、大众化、通俗化三种文化形态就好像三原色,共同构成了文学天空的斑斓色彩。当代文坛之所以显得单调和窘迫,很大程度就在于我们文学的主流话语权把基调定在了“精英化”的一根琴弦上,而一根琴弦又如何能奏响气势如虹的交响乐章呢?小小说注重思想内涵的深刻和艺术品质的锻造,小中见大、纸短情长,在写作和阅读上从者甚众,无不加速文学(文化)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不断被更大层面的受众吸纳和消化,春雨润物般地为社会进步提供着最活跃的大众智力资本的支持。

似乎这样的设计更趋于合理,文学的少数精英化带动、拓展大众化,大众化提升、改善底层的通俗化,使文学(文化)成为一个互补互动的科学和谐的链条,只有这样,才能夯实现代文明进程的基础。所以从广义上讲,小小说的社会学意义便超出了它的艺术形态意义。小小说作家除了文学写作的追求外,他们还具有文学启蒙、文化传播和普及教育的作用,这种自觉服务社会的功能理应属于公益事业的范畴。由于种种原因,小小说作家长期处于体制关怀的边缘却热情不减,所以我认为,坚持小小说写作并持之以恒的人,是应该得到社会和受众的理解、尊敬的。

当代文坛名家和有识之士多有对小小说情有独钟者,而专写小小说的可谓蔚为大观,有成就者数以百计。因为中国社会的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立足民间的业余小小说创作队伍,各类报刊的小小说栏目设置,星罗棋布的小小说学会、沙龙和巧立名目的奖项、征文,五花八门的精选图书,小小说经营的产业链等,使小小说所彰显出来的文体意义、文学意义、大众文化意义、教育学意义、产业化意义和社会学意义,已在更大范围内被有识之士褒扬和关注。小小说文体、小小说作家在世界范围内,凸现为一个创新性的字眼。小小说带动的精短大众文化系列读物,以自己平民化的姿态融入时尚阅读的主流。大众参与,为大众写作,大众阅读受益,30 年过去,小小说依然是英俊少年。

对人生的认识,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要懂规矩。古人云无规矩不能成其方圆,玉不琢不成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个层面是要有素养。不论是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终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渐进,从言谈举止、身体力行上善养浩然之气君子之风,体现出品行操守上的高度自觉。第三个层面是要有目标。应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抱负,蓄满“风声雨声,辗转反侧;闻贼上岸,绕室徘徊”的悲悯情怀。第四个层面是要有理想。理想是一种比主义比信仰还要宏阔博大的无限度境界。譬如政治家的理想是想用进步主张来振兴国家,军事家的理想是想用坚兵利器来强悍国家,实业家的理想是想用发达生产力来支撑国家,那么文化呢?文化人的理想当然是想借助于一种现代文明的尺度,以拳拳之心来弘扬人文精神,开启民智,德育美育,提升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不是谁都可以有机会担当的,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只要心向往之,也是能以“智力资本”来完善人生的。


展开
目录

我文化理想(代序)/(1)

白秋作品/(1)

瘾/(2)

奶奶的心事/(4)

幸福的王美丽/(5)

斫 琴/(7)

鸟 语/(9)

叫 虎/(11)

鸽子楼/(13)

红蜻蜓/(15)

猴 王/(17)

倒地瓜/(19)

圆梦之旅(创作谈)/(22)

李伶伶作品/(24)

乡村兔事/(25)

1968 年的爱情/(27)

将离婚进行到底/(28)

一袋香水梨/(30)

小偷之死/(32)

分手预言/(33)

烟 事/(35)

马哈的恋爱史/(37)

垃圾,垃圾/(39)

和 解/(40)

一场冒险的旅程(创作谈)/(43)

朱雅娟作品/(45)

圣诞老人的袜子/(46)

蚁 民/(47)

喜 蛋/(49)

雨 棠/(51)

数星星/(52)

面粉脏了用什么洗/(55)

马蹄铁/(57)

写房子/(59)

尖果儿/(60)

税吏金丰良/(63)

杂谈小小说(创作谈)/(65)

津子围作品/(67)

蓝莓谷/(68)

写作课/(70)

1974 年天空的鱼/(72)

天鸡壶/(73)

歌 唱/(75)

安 东/(77)

救 赎/(79)

说 事/(82)

邮递员的东方/(84)

谢 谢/(86)

我不认为小小说“小”

(创作谈)/(89)

马宝山作品/(90)

亲 家/(91)

佛 灯/(94)

牌 坊/(97)

姻 缘/(98)

沈万三与徐先生/(101)

周庄冉记商号/(104)

沉香佛珠/(106)

一剑飞天梦/(108)

相府的客人/(110)

手艺人/(113)

我喜欢写小小说(创作谈)/(115)

高沧海作品/(117)

锦 衣/(118)

喜鹊登枝/(120)

美 髯/(122)

魔术师/(124)

冬 夜/(126)

酱鸭脖/(128)

前 方/(130)

菊上的村庄/(131)

邻 居/(133)

初 恋/(135)

关于小小说语言(创作谈)/(138)

侯发山作品/(140)

酒 水/(141)

回 家/(143)

捡来的家/(145)

传家宝/(147)

爷爷的抗战/(149)

守 灯/(151)

朋友圈/(153)

犯 病/(155)

大玩家/(157)

警匪游戏/(159)

写小小说的乐趣(创作谈)/(162)

胥得意作品/(164)

珍 物/(165)

路 标/(166)

班长的宝贝/(168)

新年的祝福/(170)

哨所不眠夜/(172)

照 相/(174)

注目礼/(176)

指导员输球的奥秘/(177)

海风吹拂/(179)

山顶的风景/(181)

用笔为军营小人物而书

(创作谈)/(184)

刘立勤作品/(186)

老 张/(187)

老 王/(189)

老 赵/(191)

做木活的老严/(193)

唱戏的老童/(195)

卖书的老李/(197)

老 猴/(199)

麦 垛/(201)

法医李炎/(202)

老 屋/(204)

小小说随想(创作谈)/(207)

朵拉(马来西亚)作品/(209)

原来的房间/(210)

干洗的衣/(211)

魔 法/(213)

杧果的味道/(215)

前 世/(217)

逃医的老人/(220)

年轻的明信片/(222)

窗外的火凤凰/(223)

幸福的长跑者/(224)

幸福的鸡蛋花/(226)

写出自己的远方(创作谈)/(229)

入围作品

薛培政

一盏马灯/(232)

乡贤赵五爷/(234)

三炮叔进城/(236)

宋以柱

红太阳/(238)

摸 灯/(240)

食 客/(242)

许 锋

换 房/(244)

王家庄/(246)

王小妮的夜晚/(249)

曹洪蔚

官 瓷/(251)

绝 口/(253)

戏 王/(255)

陈小庆

宋代屋檐/(257)

幸福的瓷器/(259)

镜 子/(261)

孙艳梅

墙/(263)

秋风剁/(265)

回 家/(267)

顾文显

长发连心/(269)

君子留路/(271)

稳重些,稳重些/(274)

警 喻

大 哥/(275)

子孙大事/(278)

高高的塔吊/(280)

杜书福

想坏一回/(282)

群众演员/(284)

走 鬼/(286)

苏 北

借 钱/(288)

大 万/(290)

奇人张大泥/(2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