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男孩,给他相伴一生的力量和勇气。
养育女孩,给她从容一生的智慧和豁达。
女性意识真的可以培养吗?在我们所谓的女性意识中,有多少是基于男女之间真实的性别差异,又有多少是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塑造的刻板印象呢?在一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女性意识的表达与探索,还是应该主张一种更弹性的性别差异,甚至无性别差异教育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
面向男孩的现代教育应该有哪些内容?怎样培养具有独立意识和领导力,敢于担当的强大男孩?当父职逐渐被消解的当下,父亲应该如何成为男孩的榜样?为什么说要给与男孩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拥有健康融洽的家庭关系?又该怎样让男孩懂得纪律和规则,使他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另外,男女真的有别吗?养育不同性别的孩子,我们是应该更多关注性别的差异,还是它们之间的共性呢?美国神经学家里斯?艾略特博士说,我们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看到的差异,极少是由天生因素造成的,大部分都是养育的结果。
《孩子,愿你成为你自己:写给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男孩、女孩》是写给年轻父母的教养手册,它启迪我们怎样帮助孩子挣脱标签,勇敢做自己。
展开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
★家庭教育的作用弥足珍贵。亲人对孩子天性的认可、理解,可以让孩子从外部世界的挫败感中获得安慰。而父性角色可以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规则感,这是他进入社会好的情感资源。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对于孩子的认知——他们是善于社交的/冷漠的、大胆的/谨慎的,会影响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比如给他们穿粉色衣服还是蓝色衣服,让他们玩娃娃还是玩球,鼓励还是阻止他们的冒险……这些极小的差异,都会在父母、老师以及男孩文化与女孩文化的长期浸淫中逐渐被放大,甚至变成巨大的鸿沟。
——陈赛,童书评论家,本书作者之一
★我心里曾有过一丝顾虑,担心外人的目光,她(李嫣)将来真正跟这个社会产生碰撞时,能经受起多大压力?但看到这几个视频的瞬间,我释然了。从前也老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如果孩子遭遇一些讶异的目光,怎么办?我当时说:我会告诉嫣儿,那你就报之以微笑。视频事件之后,作为一个父亲,我的隐忧消失无踪。
——李亚鹏,演员,嫣然天使基金发起人